2021-01-28 09:20:39 张禄
平利县位于陕渝鄂三省市交界处,属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平利县五年累计减贫5.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2019年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平利把消费扶贫作为发展产业、增强造血能力的重要手段,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多方拓展销售渠道,实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了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2020年9月,平利《企业牵手农户、山货飞出深山》荣获2020年全国消费扶贫优秀典型案例,为该县消费扶贫工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机制 凝聚消费扶贫合力
在正阳镇泗水坪村,平利县医院通过“以买代帮”的消费扶贫方式,收购农户土豆2万斤,大力缓解了农户销售问题。“为了扩大农产品的销路,我们定期组织村组干部上门登记贫困户需要出售的农产品信息,通过微信朋友圈、联系帮扶单位和相关行业部门等渠道,让贫困户的产品‘不愁卖’。”泗水坪村驻村工作队长夏辉勇说道。
2020年,平利县成立消费扶贫工作专班,建立“产销精准对接、农企互利共赢”消费扶贫促增收的长效机制,推动消费扶贫工作落实落地。
平利县依托省市对“三专建设”的政策契机,分别落实消费扶贫专柜6组12个,喜盈门超市消费专区1个,同时平利县在西安、常州等地开办了“第一书记扶贫超市”、“832平台平利馆”等实体馆,广泛开展扶贫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商超、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等消费扶贫活动,利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在贫困村建立直采直供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将消费扶贫纳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动,鼓励民营企业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扶贫产品和服务。
此外,平利县积极组织开展扶贫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商超、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直供直销活动。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超市、学校、医院、敬老院食堂优先采购消费县内扶贫产品,建立长期定向采购消费机制。同时各单位工会根据有关规定,拿出本年度会员集体福利费的二分之一,为会员购买有助于脱贫攻坚的商品或本地特色农副产品。
近年来,平利县充分利用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产业聚集、政策推动、品牌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将农户手中不值钱的“土货”变成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热销货,让贫困户变成主动配合、积极创业的致富带头人,为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成效 搭建“互联网+”快车道
“我们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积极建立电商平台,加快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把贫困户生产的绿色有机、安全生态农产品整合起来、包装出来,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西安市平利商会经县工商联协调,在商会创业孵化基地设置平利县扶贫产品专区占地60平米,摆放扶贫产品多达20余种。” 平利县富硒堂数字经济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秀梅说道。
2019年,平利县政府主动对接拼多多,探索建立了“多多农园+绞股蓝”电商消费扶贫模式,由该县企业家王秀梅带领52户种植绞股蓝的贫困户组成寻梦农园绞股蓝合作社,拼多多出启动金、出技术、出流量,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收购、加工、销售,农户出人、出力、获分红,2019年共带动52户农户种植绞股蓝255亩,带动就业200余人,增加农户收入100余万元。
“受疫情影响,我还担心茶叶卖不出去,现在多亏了消费扶贫的好政策,帮扶干部天天为大家跑销路,茶叶都卖出去不说,价钱比以往还好些!”八仙镇靛坪村群众罗会全乐呵呵地说。该村采取“微信线上消费扶贫”的方式,村干部在朋友圈为茶农的茶叶代言,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购买,较短时间内,通过微信线上消费扶贫,50余户贫困户的茶叶找到了买家,户均增收3000余元。
平利县充分利用“832平台”采购县内扶贫产品,促进“旅游+消费扶贫”协同发展。同时,通过消费扶贫月借助“首个国际茶日”“扶贫产品进北京”“扶贫产品西安行”等系列活动开展直播带货和农产品推介10余场次,疫情期间茶叶、绞股蓝等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较去年同期翻了三倍,2020年上半年,平利茶叶成为陕茶出口主力军。
奔“钱”程 政企合作“内外兼修”
2020年,平利县举办“首个国际茶日”“抗疫助农、助力扶贫”和“安康大集”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宣传推介平利农副产品,不断提升平利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在省市内外各大展销会、博览会上,平利企业频频亮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平利县先后在乌鲁木齐、哈尔滨、常州等地举办“平利女娲茶(平利绞股蓝)”专场推介会,在江苏武进举办“平利特产进武进.百家企业手拉手”招商推介活动,有力提升了平利“富硒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2018年,在“平利特产进武进·百家企业手拉手”招商推介上,50家平利企业与50家常州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品产销合作关系,累计往江苏销售农副产品2653万元,带动1730名贫困户增收 。
平利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创新消费扶贫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城市需求与农村供给优势互补,让当地农特产走出大山奔“钱”程。
同时,平利县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便于输送产品、监管质量、收集信息的作用,借助江苏武进、西安交大、西北大学对口帮扶资源,在陕西西安、江苏常州创办第一书记扶贫超市,在县内双杨、金沙河、东山寨等贫困村发展了一批第一书记网上扶贫超市,通过“线下实体展示+线上数据平台”的运营模式,推进扶贫产品进商场、进社区、进高校、进机关,带动11236户贫困群众户均年增收3910元。
近年来,平利县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彻底打通了消费扶贫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从摆脱贫困,逐步走上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