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甩掉穷帽子 奔上小康路

2021-01-28 09:22:16    靳天龙

时值岁末年关,走进山阳县漫川关镇万福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连接着村内主干道以及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群众出行非常便利。这个村几年前还是贫穷落后的村庄,如今的万福村依靠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质量大大改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村民信心倍增、幸福感倍增。

田间特色产业与亮丽的村庄,构成了一幅世外桃源山水画。“这是脱贫摘帽后,县委、县政府为防止贫困群众致贫返贫,精心提升的农旅融合乡村‘新版本’。”在乡间小路上,山阳县漫川关镇万福村第一书记仰宗青告诉记者。

基础提升设施美

万福村位于山阳县漫川关镇东南部,辖13个村民小组,556户2015人。村内山青水秀,四季皆景,群众勤劳朴实,民风淳朴。先后荣获县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村”、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村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万福村以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为目标,按照“十个一”工作要求,全面改善基础条件,让村容环境更加优美宜居,加快发展主导产业,让群众更加殷实富足,大兴文明新风,让社会更加和谐安康,努力实现设施美、环境美、生活美、民俗美、民风美,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有力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成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的样板,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跟随仰书记,记者走进了梅耀财的家里,地面干净,衣被整洁,贴了瓷片的灶台,光亮得能照出屋顶的倒影。不了解情况的人,怎么也联想不到他是独身生活。

75岁的梅耀财,是山阳县漫川关镇万福村金家组建档立卡兜底五保户。他身穿灰裤蓝衫,一双白色的袜子搭配着黑色布鞋,朴素而讲究。

记者看到,从2017年开始,梅耀财每年享受产业直补资金、医疗救助资金、兜底保障资金、养老保险资金和高龄补贴等项,累计达七八千元。“政府给我修了路,硬化了院落,改造了房子,还给我配置了家具和生活用品。”每讲一件扶贫故事,梅耀财都用他粗糙的大手拍打一下自己的膝盖,“我都不知道咋说才能表达心里的感恩,党的好政策一百个都说不完!”

梅耀财的家距通组水泥路有十几米高,一条崎岖的石坎路险象环生。精准扶贫期间,驻村工作队将坎坡路修成30度一米宽的水泥路,还给他硬化了房台和院落,自来水拉到家门口,连水池子都贴上瓷片。“我没有想到的,政府都替我想到了。”梅耀财说。

记者了解到,万福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投入,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硬化通组水泥路16.8公里、连户串户路38.9公里,新修桥涵8座65延米,户户贯通水泥路,实现“出行不带泥,隔河无阻挡”。新建蓄水池16处320立方米,铺设饮水管道110千米,户户接通自来水。通过修复河堤、平整土地、低产田改造、修建生产路、整修灌溉渠等,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产业兴盛生活美

梅耀财告诉记者:“村里现在发展茶产业、搞养殖和种药材,我也享受到了产业扶贫的政策了,现在折子上的存款有3万多块呢,脱贫后的生活,比原来过年都要好!”脱贫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这是山阳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底线。在兜底保障中,梅耀财就是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万福村按照“特色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思路,采取公司引领、能人带动、互助合作等模式,成立村集体公司2家,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8家,创建4大产业基地,促进群众致富增收。

仰宗青介绍,万福村依托万福茶叶有限公司、万福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贺家岭建成了集生产、加工、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茶叶基地3500亩,带动380户群众发展茶业,户均年增收2万元。在张家沟、薛家沟等组新建核桃园1500亩、板栗园1200亩,发展优质桃园500亩,户均6亩,户均年增收1.5万元。依托能人大户,在过凤楼、祝家湾等地新发展万只以上养鸡大户15户,养鸡20万只,养羊2000只,户均年增收4万元。

万福村精神文化脱贫表彰大会

万福村精神文化脱贫表彰大会

在发展提升药材产业上。万福村在张家口、石门坎沟等地发展黄姜、猪苓、丹参、苍术等中药材2600亩,户均5亩,户均年增收1.2万元。2017年万福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294元,其中产业经营收入8500元。全村年收入在10万元的户达到150家,有82户拥有家庭小轿车,有95户安装了空调,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基础设施改善,带给乡村的是生产力发展。精神文明树新风,直接反映山阳县脱贫攻坚深层次的成效。一个原本丧失生活勇气的五保户,在党的阳光普照下,帮扶干部把国家政策传导到最基层、最困难的弱势群体,实现人人搭乘小康快车。正如梅耀财所说:“政策这么好,生活一百个没有问题,报党恩就要自己活得精神些,脱贫了,少给国家添麻烦。”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