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9 09:13:11 何艳艳 韦江江
1月17日,吴堡县寇家塬镇李家塔下山村贫困群众李培利一算账,去年全年收入2.6万元,其中80%都是7月以后赚的。李培利高兴地说:“自从村里有了全自动粉条加工厂,我迎来了好日子。”
据了解,这座全自动粉条加工厂是吴堡县黄土高塬粉条加工合作社所建。合作社理事长李伟带领乡亲们把加工马铃薯粉条干出了名堂。
李家塔下山村位于寇家塬镇西南部,总人口325户8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190人,村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养殖。2020年,这座粉条加工厂的建成,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许多人成了“上班族”。
李伟说:“我们生产粉条,用的都是马铃薯淀粉,粉条晶亮透明,口感绝佳。去年每公斤售价在26元左右,不到半年时间,合作社收入35万多元。”
李伟是土生土长的李家塔下山村人,在村里当了12年的村委会主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手机上看到马铃薯粉条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于是打起了加工马铃薯粉条的主意。2015年至2018年,李伟不断在省内外进行考察学习。在河南省开封市考察时,全自动化的马铃薯粉条生产线让李伟大开眼界,整个过程采用铺浆蒸熟工艺,没有任何添加剂,粉条质量有保障,他当即认定生产马铃薯粉条就是解开村民增收难题的“金钥匙”。
李伟和6户村民一拍即合,注册成立了吴堡县黄土高塬粉条加工合作社。随后,他和社员们在李家塔下山村建起了一座占地6亩的马铃薯粉条加工厂,并于2020年7月正式投入生产,带动村里87户贫困村民增收致富。
学习加工技术、了解市场需求……李伟和社员们充分利用现代化加工设备,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加工的高峰期每天能产粉条1500公斤。为了确保粉条有销路,李伟积极对接北京、西安的市场,让村里加工的粉条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与此同时,李伟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粉条加工厂务工。目前,合作社聘用10名村民在粉条厂务工,其中贫困群众就有6名,发放工资13万余元。
“合作社年产粉条60吨,收益的60%用于贫困村民分红,40%用于开发村内公益岗位。村民可通过环卫、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管护获得报酬。今年,我要带领大家加倍努力,让粉条成为村民致富的‘金条’。”李伟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何艳艳 通讯员 韦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