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9 11:07:17
“这是从一个鸡场拿出来的疑似大肠杆菌的病例,我们先筛选一下敏感性药物……”像往常一样,张曼还是严谨细致的确定病例的类型。
作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分院的一名老师,张曼主要从事鸡的饲养管理,禽类的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她常说,作为职业教育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还会经常走出校门,为企业指点迷津。
“咱们是采用哪种方式消毒的?”张曼问。
“用戊二醛喷雾,每一层都喷到,效果还可以。”巨隆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明岗回答道。
“对!”张曼说。
……
做科研,不仅是出成果,更重要的是指导实践。张曼着眼科企融合发展,着力解决企业在研发、生产等方面的困难,通过把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科研落地落实、产生效益。
“一次我发现鸡群精神不好,有张嘴呼吸等症状,采食量也上不去,相继还出现了死鸡现象,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黄明岗说,为了减轻损失,他迅速联系到了张老师,希望予以帮助指导。
纾困解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这是张曼义不容辞的责任,闻讯赶来后,张曼立即筛选了病死鸡带回实验室解剖、化验,在判定致死病因后,张曼对症下药,实施紧急免疫,不到一周时间,鸡群的精神都好起来了,采食量也正常了,鸡群伤亡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生产也进入了正常化。
张曼告诉我们,通过对鸡禽常见的实验室疾病的检测结果和鸡舍不同环境因素的检测和数据分析,制定科学的疫苗免疫程序和药物保健程序与合理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指标,减少鸡群的发病率。“用实践化成果,为企业、农户生产保驾护航,这是校企融合发展最直观的体现。”张曼说。
“现在我们经常跟张老师沟通联系,一旦有技术性的问题,就及时请教。”黄明岗说,有了坚实的技术后盾作支撑,规模化养殖就有底气了。
在探索校企融合模式的同时,张曼还会把课堂上的教学搬到校外,每年利用寒暑假开展技术培训,面对面解决企业、农户养殖过程中的困难问题。谈及下一步的打算,张曼表示,下一步将努力把科研成果变成通俗易懂的技术指标,让企业和农户学得会、用得上,同时大力培育更多行业优秀人才,发挥团队资源优势,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答好科研服务生产的标准化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