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3 09:50:11
位于陕西杨凌石家村的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新品种展示基地,得益于汇集了全国各地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的百余个油菜新品种在这里进行试验展示,成了当地有名的“品种库”。
种业,被视作农业的“芯片”,其发展水平关乎一个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在任军荣看来,打好“种业翻身仗”,关键就在于解决好品种和种子问题。
在陕西杨凌石家村油菜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任军荣查看油菜品种抗寒性状表现
任军荣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良繁栽培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油菜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新品种推广和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
走进油菜新品种展示基地,“2021年第三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油菜新品种展示布局图”赫然可见。这里是杨凌两次成功举办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的地方。今年,共有参试品种160多个,这些品种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任军荣全程跟踪技术指导。
“对油菜而言,我们栽培技术人员就是‘保健医生’,要经常到田间观察调查,油菜健康状况才能及时掌握。”任军荣形象的描述。
除了日常管理技术要得当,还得经常看老天的“脸色”,对自然天气灾害造成的生产问题,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由于去年冬季气温异常偏低,站在油菜展示田,任军荣细心查看每个品种的冻害情况并说,“对已经受冻的早薹油菜,可在返青后利用晴天摘除冻薹,摘薹后适当追肥并及时灌溉。”
任军荣说,这些品种配合主推技术,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通过油菜新品种展示基地集中试验,同台展示,同台比较,能够打通新品种到大田生产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有效促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推动杨凌示范区、陕西省及全国油菜新品种从科研育种到生产应用,加快油菜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20多年来,任军荣先后负责和参与秦油2号 、秦优7号、秦优33、秦杂油19等19个油菜品种的种子生产及示范推广,累计繁殖亲本种子5万多公斤,指导生产杂交种子1000多万公斤,推广油菜种植4000万亩。
为了一粒粒优质的油菜种子,来自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忙碌在那一片片寄托无限希望的试验田里:从整地到播种、从田管到收获、从试验到示范、从推广到生产……,他们为了一粒好种子默默的守护和耕耘着。
大地无言,深情如许。扎根农业科研的人,对土地有着无限深沉的情感。热爱如何表达?任军荣认为,一手是扑下身子的真诚服务,一手是回应现实需求的创新奋进。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李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