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陕西老乔”演绎“舌尖上的陕西”

2021-02-05 17:11:44   

在咸阳,有个网名“陕西老乔”的“50后”老汉乔建忠,他因美食而与网络结缘,因网络而收获了无数粉丝,成了网友心目中的美食达人。打开他的抖音视频,肉夹馍、葫芦头、油泼面、搅团等各种陕西美食丰富多样,令人观之垂涎。

64岁的老乔如今拥有抖音粉丝1000多万。但他觉得,自己不过就是个普通“大爷”,是土生土长的咸阳人,爱吃、爱做饭、爱生活,爱分享美食,家常菜信手拈来。

一碗儿时面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这是《舌尖上的中国》里的一句画外音。

由于从小丧母,老乔童年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不易。

父亲忙于工作养家,12岁时,乔建忠就开始料理家务、烧菜做饭,挑起照顾弟弟和家庭的担子。“我每天在家给弟弟做饭,中午还要给父亲送饭。”家庭变故,让老乔比同龄人更早接触锅碗瓢盆和油盐酱醋。

因为父亲爱吃面,那时乔建忠为父亲和弟弟做得最多的就是面——烩面、油泼面,各类家常面,小小年纪的他,变着法学会了烹饪不同的面食。

“那时候也不讲究吃得好不好,一顿面,就是绝佳美食。”老乔说。

此后的多年里,老乔一直在为生计奔波劳碌,没跟美食搭上边,但他对美食的热爱可一分没减少。

2003年,老乔在老家咸阳开了一家卤味店,成了附近街坊邻居最爱去的店。一直喜欢做饭、热爱美食的老乔开启了他与美食的不解之缘,每次做饭,似乎总有面香萦绕,就像童年给父亲送去的那碗。

最佳父子档

一个偶然机会,儿子小乔给老乔打开了短视频的新世界。倍感新奇的同时,老乔也展示出了他对美食的更深层理解。

从吃陕西当地美食,到拍摄制作过程,再到做成短视频发布在抖音上。自此,老乔与小乔这对父子档,开始了一段奇妙的美食之旅。

“虽然偶尔会跟儿子有分歧,但多数时间,我们‘合作’得很融洽。跟儿子一起拍摄短视频的这几年,让我们父子之间学会了互相理解和包容。”老乔解释,这种和谐也是因为父子二人对待美食有一种共识:任何一道菜,绝不敷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如果做不好,就不展示给粉丝。

老乔始终秉持着这样的态度:真诚、认真,对得起美食、对得起粉丝。

在一个个看似简单的视频背后,是老乔和小乔的默默付出。做每道菜前,这对父子都会提前商量,研究学习。一条抖音视频虽然只有短短一分钟,但每道菜都有多道工序。拿做洗面凉皮来说,需要和面、揉面、洗面、沉淀、蒸面、切面等七八道工序,前后需花费将近4个小时的时间。看似简单的擀面皮,光发酵就要8小时……每一道美食都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

“做饭需要下功夫,需要用心,但最基本的是热爱!”老乔说。

做菜做人,同一个道理

“不想参考,想直接吃!”

“想认您做干爹!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天天吃!”

“我提供食材,乔叔给做一顿呗!”

在老乔的粉丝留言里,经常是满屏的“羡慕嫉妒恨”。目前,“陕西老乔”在抖音号的更新频率,一直保持在一周两次左右,遇到节气、节日或者粉丝要求,老乔也会做几道应景美食。他的大部分视频都是在自家厨房拍摄的,老乔“动手”,小乔掌镜,质朴大方接地气,隔着屏幕似乎也能闻得着的香味,让老乔俘获了不少粉丝。

2020年疫情期间,老乔在抖音上的一条凉皮制作视频点赞量过300万。有粉丝说,没事就捣鼓,在家跟着老乔学做饭,陪伴自己度过了最难熬的阶段。前几天老乔发布了一条腌萝卜干的视频,一夜之间涨了30万粉丝,点赞量近150万。

随着老乔的粉丝量超过千万,不仅有粉丝来请他做菜做饭,上门请教的美食博主也有不少。机缘之下,老乔还收了十几个徒弟,通过学习交流,如今有一些博主已经小有建树。

与此同时,老乔还做了很多助农增收的公益活动。“美食能带动地方旅游,旅游能带动地方产业发展。”老乔说,陕西有这么多旅游资源和美食,需要有人推介推广,他希望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力所能及地为家乡、为农村做一些事。

老乔觉得,做人要学会感恩。尽管已不再年轻,但他仍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家乡。

做人做菜都一样,要踏实、真诚、用心。

“做了这么多饭菜,依然热爱着美食,我从来没有倦!”老乔认真地说。(记者 杨小玲 董渺)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