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用奋斗“菇”励人生

2021-02-07 15:31:40   

分拣、打包、装车、发货…… 日前,在陕西杨凌天珍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外,一辆大货车旁,装载车一刻不停地往货车上装着货物,数十吨的杏鲍菇很快装车完毕,看着货车驶出厂区,合作社理事长夏公昌又赶紧忙起了其他事。

△合作社工人正在采收成熟的杏鲍菇

“这些食用菌是发往山西的,客户订了10多吨,最近除了山西的订单以外,还有宁夏、甘肃等地的订单,新年越来越近,也愈发的忙碌了。”临近年关,也是夏公昌最忙的时候,他要亲自负责为客户发货、安排员工外出考察学习、安排部署来年扩产等事宜。

提起“爱折腾”的夏公昌,很多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夏公昌是陕西杨凌人,早些年从事过工程行业,然而在给一家食用菌企业干活的过程中,看到农业产业发展的大好前景,他毅然放弃工程事业,投身到食用菌的创业浪潮中。2013年,夏公昌在杨凌承包了几间厂房,创办起了杨凌天珍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租好场地、购来设备、找好工人,说干就干,很快天珍食用菌合作社的筹备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按照传统的固体菌种生产技术,12人的日生产量能达到6吨,但酷爱钻研学习的夏公昌在多次考察并请教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关专家后,他认识到,这样的产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为此他下定决心更新生产技术。

△夏公昌和工人搬运杏鲍菇

2018年6月,通过考察学习后的夏公昌,将合作社原本采用的固体菌种生产转变为液体菌种生产,新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发菌快、产能产量得到提升,通过科学的管理技术,合作社效益也翻了一番。

致富不忘本,这是夏公昌始终遵循的理念。为了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致富,他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100多名员工长期在厂里就业,平均每人每年收入能达到5万多元。同时,夏公昌还将自己的种植技术输出到更多的地方,在陕西蓝田县,他为农户提供黑木耳菌袋,从菌种培育、农户培训等领域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力度,他还在杨陵区五泉镇蒋家寨村推广草菇种植技术、五泉镇桶张村推广黑木耳大棚种植技术,为蓝田县二仙桥村指导推广黑木耳立体栽培技术,为扶风、庆阳、陕西、兰州等六家食用菌企业进行了技术指导。

△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包装即将出厂的杏鲍菇

具备7年以上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突出的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夏公昌告诉记者,创业的这些年来,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沉下心努力干实事。天珍合作社从最初起步到如今的年产值3000多万元,都是自己努力干出来的。

如今,夏公昌的天珍蘑菇农庄已打造成以孵化推广、示范带动为基础,以食用菌文化科普教育为亮点,以健康养生食用菌食品为核心,以文旅休闲体验为重点的全产业链农业综合示范园,已形成一个集种植生产、科普教育、亲子体验、休闲养生为一体的蘑菇主题休闲农业庄园。

△夏公昌正在电脑前查看客户的订单信息

谈到新年的打算时,夏公昌告诉我们,新的一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更换新的生产设备,采用“全自动制袋生产线”,继续扩大产能,把事业做得更大更强,力争为食用菌产业化生产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