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7 16:53:00
2020行至年末
过去一年,杨凌示范区农作物种子协会做了什么?
2021年,有哪些重点工作?
如何抢抓历史新机遇,
打好种业“翻身仗”?
2月7日,杨凌示范区农作物种子协会理事长联席会一届五次会议在杨凌种子产业园举行。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的育种专家及种业企业代表就如何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等问题进行交流。
Δ杨凌示范区农作物种子协会理事长联席会一届五次会议在杨凌种子产业园举行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等。会上,在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探讨陕西种业发展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薛吉全提出产业链、创新链等关键词。
他表示,要增强责任感,立足新发展阶段,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打好种子“翻身仗”,消除“卡脖子”,提升竞争力,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和种业强国建设。
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薛吉全解读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为支撑服务种业发展,2020年,杨凌示范区农作物种子协会作了大量各具特色的工作,成效显著。2020年3月,该协会组织了第二届油菜花节;4月,组织参观了油菜制种全程机械化演示现场会;5月,组织了第二届全国油菜科技大会暨新品种观摩展示交易会;10月,组织了第四届杨凌国际种业论坛等系列活动。
目前,我国农作物品种,尤其是粮食作物品种完全能自己解决。水稻、小麦、大豆、油菜、花生、棉花品种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基本能满足种植业生产需求。其中水稻、小麦的品种水平国际领先。玉米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约90%,蔬菜品种自给率87%。优良品种推广率超过96%,基本实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
Δ专家、企业代表参观种子检测实验室
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在种业领域,我国良种覆盖率已达96%,品种对农业增产贡献率超过4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
会上,协会负责人就2020年工作情况和2021年工作计划进行了交流发言。
Δ位于杨凌种子产业园的部分作物种质资源
专家们表示,种业正迎来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2020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种业创新工作推进会等对种业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要主动适应种业发展要求,继续完善协会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
作为国际种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2021年杨凌国际种业创新论坛将在杨凌农高会期间举办,将有利于带动“一带一路”国家种业合作交流,带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人才交流。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王伟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