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8 10:25:02
田玉印蹲下点燃一根烟,猛吸几口后灭掉。他朝手心哈了口气,使劲儿来回摩擦后,起身拿起锄头继续挖起树坑。
寒风如刀刺骨,而杨陵区揉谷镇田西村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近日,记者在田西村游客中心施工现场看见田玉印和一众工友们正在为周边的绿化工程忙碌着。
“天气虽冷,但赚到钱心就是热的,幸福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能为我们田西村乡村旅游出一份力,这也算我的一份贡献。”扶着树田玉印笑呵呵的告诉记者,他在疫情后就留在村里务工,在村里打工不仅能赚到钱,还能回家吃口热乎饭,心情更美丽了,干活更有劲儿了。
“左边一点,多了,再往右边一点!转一下,树杈朝着墙这边,好,放!”此时,杨凌梦里田西乡村建设有限公司大学生团队的万海东来到施工现,为现场工人指挥。经过他在现场的“美学设计”和一番指挥、调整,原本普通的银杏树立刻和游客中心的建筑相得益彰起来。
扶苗、对齐,封土培实,田玉印和搭档们配合默契,认真按照每道工序,全力栽植好每棵银杏树苗。
随着游客中心种植工作的结束,记者随万海东来到“艺舍别院”,隔着原木色的木门,传来一阵“叮铃,叮铃铃......”清脆的风铃声。
青砖白瓦、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艺舍别院”处处散发着清新古朴的艺术气息,与游客中心的热闹相比,“艺舍别院”多了几分独自美丽的意境感。
“‘艺舍别院’是由旧猪圈和核桃园改造而来,这里随处可见村上的旧砖旧瓦、瓶瓶罐罐、旧木头,废玻璃等废旧物。就连游客中心广场地面上的“田西”二字,也是从村上的废弃旧物中淘来的旧石子铺设而成。”万东海向记者介绍,旧物改造,不仅是赋予老物件新的生命力,也是让设计走进农村、服务农村,用艺术点亮乡村,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走在保留完整的老核桃林中,顶着茅草的建筑若隐若现,万东海告诉记者:“这一排建筑是吃饭的地方,将餐饮和旅游相结合,才能更好发展,为田西村引流,变现。‘艺舍别院’胜在古朴清新,靓在不失人间烟火味。”
据了解,2019年底,田西村以村集体产业为“资本”,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生创业团队合作,联合出资100万元注册成立杨凌梦里田西乡村建设有限公司,由村民入股与公司共同打造出村集体产业——“艺舍别院”。
目前,田西村“游客中心、“艺舍别院”正处于扫尾阶段,预计最晚将于正月十五正式投入使用。将解决田西村70到80余名村民就业。响应乡村振兴号召,致力乡村建设,杨凌梦里田西乡村建设有限公司以“达民之富也、村之美也、业之兴也”为建造目标,打造乡村一二三产融合样板间。
如今,走在田西村,一幅充满韵味的“村美、业兴、景秀、人富”的田西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刘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