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半坡村:村里来了领路人 今朝幸福新农家

2021-02-22 09:15:36   

“变化真大呀!”春节前夕,贵州省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王毅力到黔陶乡半坡村看望帮扶对象和驻村干部时,看到当地的变化,由衷地发出感慨。

“2015年,我们送第一书记任职时,车辆只能开到半路,到村委会还要徒步走,现在不一样了,可以直接开到村委会了。”王毅力说。

“还记得第一年来的时候,我不熟悉路况,下班回家走了半小时的水泥路,又走了一个半小时的泥巴路才到,在山里绕了好久,晚上十点了,还能看见老太太背着背箩爬山路,当时第一想法就是这路不修绝对不行。”谈起刚到这里开展帮扶工作时的情况,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派驻半坡村的第一书记徐伟感慨很多。

“作为扶贫干部,就要当好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尖刀队’。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修好路,让每个村民都能走上踏踏实实的大马路。”徐伟说。

在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政策的支持下,黔陶乡半坡村党员、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2019年顺利实现了全村村级公路的“组组通”。

“徐书记来我们这里六年,为我们办了好多事情,特别是修路,还有这村委会的治安监控,和路灯装在一起,晚上老人、娃娃走路都不怕黑了,也不怕有小偷了,这都是他一趟趟跑部门、到处协调出来的‘天眼’。”村党支部书记李定林说。

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城乡互动、缩小了城乡差距、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了农村居住和出行环境,还有效带动种养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为贫困群众打开脱贫致富大门,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半坡村海拔高、湿度大,而种植的胎菊恰恰就喜欢这样的气候。

“我算了一笔账,胎菊可以制茶,也可以入药,每亩收益在一万元以上,每亩流转费用400元,建档立卡户全面参与土地耕作、栽种、施肥、灌溉、除草、采摘等,每人每天100元,这些加起来,建档立卡户长效脱贫,是完全做得到的。”说起巩固脱贫成果,让群众致富的办法,徐伟信心满满。

为了胎菊项目顺利落地,徐伟请来专家在村里实地考察,测试土质,在得到专家可以种植胎菊的肯定后,他带领村两委协调资金7万元,采用“公司+合作社+党员带头人+农户+建档立卡户”模式,由合作社统一从农户处流转土地,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由村里的党员带头种植,进一步打消了村民心中的顾虑。

“现在,半坡村的村民年底有分红、自家有产业,家庭年收入翻一番,过去的建档立卡户,已变成了如今的致富能手,胎菊种植业成了半坡村产业致富的金字招牌。”村民朱国龙说。

如何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每一名驻村干部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徐伟说,半坡村要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把村现有的资源转变为乡村振兴的源动力,把村里的发展搞起来,让村民的腰包更加地鼓起来。作者:刘久锋 毛艺霖 田兰兰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