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4 08:54:59
人勤春来早,乡村农事忙。2月19日上午,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两河口镇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的马铃薯种植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里,37岁的两河村脱贫户彭母廷一大早就驾驶着大型旋耕机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伴随着大型旋耕机“突突突……”的轰鸣声,深土被翻起,土壤更加松软透气。几位村民紧随其后,开沟、播种。“传统种植方式,费时又费力,成本极高。”合作社负责人蔡万平介绍说,翻地是种植马铃薯的重要工序,以前合作社使用的翻地工具是小型旋耕机,这种小型机械翻地浅、速度慢,一天只能翻5亩地,还费油,油钱+人工工资每天需要500元的成本。现在使用的这种大型旋耕机,不但翻地翻得深,而且耕作50亩马铃薯仅需要半天时间,效率翻了20倍。更让他感到满意的是,这台机械半天仅需要100多元的油,加上300元的人工工资,成本不到500元。
图为广元市朝天区两河口镇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内村民正在播种马铃薯。
“预计一亩地可产马铃薯1.1万斤,按照现有市场批发价格测算,单斤价格在1元左右,种植马铃薯,一亩地产值可达1.1万元。”蔡万平说,预计今年马铃薯的产值可达50余万元。当前,合作社在两河口镇建有120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了该镇200余户群众加入合作社,带动了30余户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户均增收达2万元以上。
由于广元市朝天区处于川北山区,农机作业水平比起平原地区难度更大。近年来,该区统筹资源和力量,综合运用政策、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以蔬菜产业为示范,推动建设集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一体的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截至目前,全区现有各类农机人员近3万人,建成高标准农田21万亩,蔬菜全程机械化万亩示范区4个。 作者:张艳玲 鄢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