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打“三张牌” 聚新动能

——看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乡村振兴实践

2021-03-04 09:24:34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传君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于2017年高质量摘掉贫困县帽子,并第一批进入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之列。目前,恩阳区正全力争创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先进县。

对应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恩阳区提出“特色产业、村落宜居、村风文明、村级治理、村民生活”乡村振兴“五大指标”,要求各乡镇及村(居)结合自身实际寻求突破。

“我们始终把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突破口,产业兴旺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生活就能逐渐富裕,进而生态宜居、治理有效和乡风文明也就能顺势实现。”恩阳区委书记杨波说。

恩阳区立足于特色产业,注重园区化建设和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使农民能从产业中获取较高收益;立足于生态优势,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人吸聚到乡村,进一步激活乡村旅游;立足于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能人治村,引领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

提前起步的恩阳区,乡村振兴已初见成效,正以昂扬的姿态向设定的各项目标阔步迈进。

打产业牌,引领农业园区化,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近年来,双胜镇天良村引进惠丰农业公司发展芦笋产业,种植800余亩。惠丰农业公司以天良村为核心,建立3000余亩芦笋产业园,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将公司、村集体和农民紧密结合在一起。农民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务工收入及产业利润分红。2020年,天良村村民人均收入1.56万元。

“全村在家富余劳动力园区务工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全村通过流转土地、园区务工、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实现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主导产业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例超过70%。目前,基地已成为国家芦笋产业科技示范园。”天良村党支部书记李平说。

以一个村为核心,跨越多个村建立农业园区,已成为恩阳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下八庙镇万寿村、观音庵村、凤仪村、楼房村四村联动,创新农业产业规划、建设、运营体制,连片布局以优质粮油、品质果蔬和特色水产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500余亩。

农业要提档升级,还必须从产业链上做文章。“必须引进龙头企业,做强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指导合作社进行标准化生产,回收产品通过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增加农民就地就业渠道,进而让更多人实现增收。”恩阳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办公室杨程说。

目前,恩阳区已建成恩阳食品工业园区和小微企业园区,入驻企业中从事恩阳区优质粮油、有机果蔬、生态畜禽、道地药材“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产品加工的占据一半以上。“去年建成的“蓝润”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雪山镇玉女村祖代猪场即将投产。投资两亿元的秦巴山区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等项目即将签约。”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蔡光辉说。

打生态牌,吸聚人到乡村,通过生态宜居激活乡村旅游

“春节几天,我们共接待游客14164人次。”下八庙镇万寿村党支部书记肖梅说,“这可是个开门红啊!去年虽受疫情影响,全年游客接待量还是超过了20万人次,今年估计会恢复到2019年25万人次的量。”该村乡村旅游火爆,源于它拥有“万寿养生谷”的雅号。

脱贫攻坚时期,5.9公里柏油路从村里修到高速公路入口,这给下八庙镇万寿村打通了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如今的万寿村,养殖业产生的有机肥供给本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产生的生态有机农产品除外销、游客采购外,全供给乡村旅游农家乐为食材来源。

走进万寿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及三格式化粪池将全村每家每户生活污水处理得干干净净,宽阔的道路连通每家每户,草坪、鲜花、绿树、土墙瓦屋顶农房、儿童游乐设施,昔日的贫困村已经变成了国家AAAA级乡村旅游胜地。百年老宅张家院子经风貌打造被授予首家“巴山民宿”,村里还打造了这样的巴山民宿3家,其他从事民宿经营的院落四五家。

巴中有“中国气候养生之都”的盛名,恩阳区森林覆盖率达50%,全区主要河流水质监测为三类以上。目前,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

为使广大农村能够生态宜居,恩阳区大力推进蓝天、白云、净土工程,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和美丽乡村建设进度。通过建立“三员队伍、四定责任、五方投入”的运行机制,建起了“有制度、有标准、有保障”的保洁体系,有力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组建“三员”队伍,坚持整村“大环境”与农户“小卫生”相结合,按每社配1名清扫保洁员、每村配1名收集转运员、每乡镇配1名农村人居环境协调员的标准,构建起村庄保洁队伍体系。目前,全区共组建了358支村庄保洁队伍,以村为单位聘用保洁员2353名。

落实“四定”责任,以“环境网格化”为抓手,每个社设置2-3个流动垃圾箱,采取“四定”责任,农户定时分送、保洁员定责清扫、转运人员定点清运、村社干部定期检车,确保垃圾清扫收运有序运行。创造经验的明阳镇高店子村获得全国文明村的荣誉称号。

整合“五方”投入,就是采取“财政预算、村级支持、市场收取、乡贤捐赠、群众自筹”的办法解决村庄保洁员队伍资金来源。

目前,恩阳正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恩阳有机场、高速公路,高铁也即将开通。通过打生态牌,为把人聚到恩阳、留在恩阳,并进一步引到乡村,恩阳正在围绕机场打造品质果蔬采摘体验带、围绕唐巴公路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围绕章怀山等地打造森林康养旅游带……

打人才牌,通过能人治村,引领乡村有效治理

15年前,高中文化程度的李兰到上海打工,曾多次到华西村考察,让她见识大增。4年后,李兰被柳林镇干部喊回来当村干部,从村支部副书记到村主任到村支书,一个有知识、有见识、有魄力的基层组织领导人的作用凸显了出来。2015年,李兰被评为省劳模。

要想富,先修路。“我咬牙自己垫资26万元为村里修路,然后招引业主发展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并在我的带动下,村里涌现出4个劳模,我又成立了劳模工作室,以劳模为榜样,带动全村通过产业奔向致富路,通过道德银行、心理驿站,乡村治理也初见成效。”李兰说。

村里有对姐妹,因父亲意外身亡、母亲改嫁离去而心灰意冷,达到绝食、自闭的程度。李兰通过村里的心理驿站,请区内外爱心组织和心理医生,对姐妹俩进行心理疏导和真情关怀,姐妹俩脸上绽开了笑容,都返回学校,现一人读大学,一人读高中。

当了10年村干部、6年村支书的柳林镇罐子沟村前党支部书记李兰,去年55岁已到退休年龄,34岁具有大专文化的女儿张晓林接替了她。在不久前的村“两委”换届中,张晓林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全省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示范村开启了新的发展之路。

张晓林大学毕业后留在成都,原本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因丈夫作为人才被引到巴中,她本人的户口又在村里,一向重视人才的恩阳区“两推一选”选中了她。在罐子沟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村民因充分支持和信任李兰,最终全力支持了张晓林。

像张晓林这样的回引人才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还有天良村党支部书记李平、万寿村党支部书记肖梅等。全区刚刚完成的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新当选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中,回引优秀农民工56人,占18.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119人,占38.8%。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中的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恩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徐毅说,“这次换届,我们的目的是让基层党组织队伍年轻化、知识化、能力化,有意识地把年轻的、高学历的、优秀农民工和致富带头人推选到组织中来。”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