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8 10:19:09
3月如约而至,三秦大地正在奏响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华丽乐章。此时,我们迎来了第111个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向奋斗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女性同胞送上一份美好的节日祝愿,向她们致以深深的敬意,真诚地道一声:你好,“半边天”!
回首妇女发展事业的点点滴滴,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总会有一抹抹亮丽闪现在三秦大地,她们无愧于时代担当、处处彰显着巾帼智慧,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磅礴的“她”力量。
助力脱贫,妇女能顶半边天
“多亏了王书记,我这日子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2月24日,说起咸阳市妇联驻村第一书记王新蕾,泾阳县兴隆镇白马杨村贫困群众杨清武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杨清武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外出务工,家中也没有产业可以依托,王新蕾为帮他尽快脱贫,东奔西走筹措资金帮他发展种植养殖业。如今的杨清武不仅顺利摘下了贫困帽,还盖起了新房,日子越过越好。“我们村地处‘旱腰带’地区,过去常年靠天吃饭,大家的日子都过得不景气。自从咸阳市妇联的干部来了以后,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也挺直了腰杆。”白马杨村党支部书记张龙生感慨地说。
针对该村留守妇女多的现实,咸阳市妇联扶持成立了新兴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建立白马杨村扶贫社区工厂,多方筹资举办手工艺品培训班,为全村妇女培训技术,并组织她们外出学习编织、刺绣等手工技能,调动了村里妇女的就业积极性,同时也辐射带动了崔黄村、宗沟村等周边村的妇女就业。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开展扶贫宣传活动3264场(次);举办各类脱贫技能培训3243期,培训29.98万人;筹集社会帮扶资金1.36亿元,民生项目资金1.56亿元,苏陕扶贫协作资金787.8万元;创办妇女手工和巾帼家政协会143个,扶持妇字号扶贫基地632个……
一组组数据生动地反映了全省各级妇联组织紧扣高质量发展,围绕深化“三秦巾帼脱贫行动”“创业创新巾帼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助力全省138.67万贫困妇女摆脱贫困,引导着各行各业妇女立足本职、奋斗新征程;着眼发展、创造新奇迹,让小康路上没有一个妇女掉队。
弘扬美德,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天下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是支撑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3月1日,在延安市安塞区金明街道雷坪塔村群众张莲莲的家风馆内,墙上的几幅壁画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安塞区妇联主席陈丽向记者介绍,这几幅壁画讲述的是“植树大王”张莲莲40年来植树的故事,画面中的山,从满眼的黄色一直到葱茏的绿色,再到发展林下养鸡,说尽了雷坪塔村由黄变绿的故事。再往前走,灰色的墙上刷着白底绿字的家训:植树造林一定会过上好光景!
“我现在才60多岁,不算老,还干得动,我要继续带着家里人种树,把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张莲莲说。40年来,张莲莲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先后承包了1300余亩荒山荒坡并全部种植成林,张莲莲家庭也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在妇联组织的帮助下,张莲莲的家风馆建起来了,还成为延安市家风培育体验示范基地,每个周末都会迎来许多游客参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我省各级妇联组织迅速行动,结合时代特点和工作优势,策划开展一系列接地气、受欢迎、有特色、易参与的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寻找三秦最美家庭、打造家风馆和家教指导中心、扶持巾帼家庭服务业发展、建立家教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好家风好家教宣讲团、实施百万家长教育培训工程、开设三秦父母公益讲堂、举办家庭“亲子阅读”分享……三秦大地上,一篇篇围绕“家”的锦绣文章跃然而出,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着巾帼“家”力量。
维护权益,保障妇女权益必须上升为国家意志
2020年2月20日,省妇联维权中心接到一个涉及家庭暴力的求助电话:商洛市某镇村民张某反映其母长期被父亲冷暴力,当天因琐事,父亲将热汤浇在母亲身上,致其多处被烫伤,张某无奈之下想要寻求妇联帮助。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省妇联工作人员一方面按照相关处置预案告知张某及时拨打110报警,一方面立即安排专业维权志愿者及时给予张某相关法律指导,详细询问其母伤情,稳定他的情绪。与此同时,省妇联责成商洛市妇联关注此事,避免矛盾升级产生严重后果。第二天,市县妇联及当地村干部便入户了解相关情况,看望慰问受害妇女,并对张某父亲进行批评教育和普法宣传。最终,张某父亲认识到了自己的违法行为,表示悔改,当即向其妻承认错误获求谅解。村委会还决定派一名村干部专门具体负责此事,定期入户回访,确保杜绝家暴。
党委切实加强对妇联工作的领导,人大通过立法、政协通过提出议案提案,不断优化妇女儿童发展法治环境,政府制定颁布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各级妇联组织时刻把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大旗扛在肩上。在党委的坚强领导、政府的重视支持、社会各界的有力推动下,全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2020年,我省出台《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让一道道保护令、一份份告诫书护佑女性安全。
风好正是扬帆时,全社会尊重妇女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深化改革,把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作为工作生命线
3月3日,在汉中市人民医院董俊英妇女健康工作室内,汉中市妇联执委、全国三八红旗手董俊英正专心为一位高龄孕妇做胎心监测。“董老师的工作室现在可是我们医院的一块金字招牌,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该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广会娟介绍。董俊英妇女健康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7月,是汉中市妇联建立的首批三八红旗手工作室之一。工作室在开展线下服务的同时,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咨询和健康知识科普,目前累计接待群众1200余人次。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女性群体也在变。妇联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越来越多,妇联改革势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妇联组织要把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作为工作生命线,成为妇女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妇联组织闻令而动、改革破难——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着力打造更广、更密的妇联组织体系,全省村级妇联从无到有,共建立村(社区)妇联19577个,乡镇(街道)妇联1298个;从“独角戏”变“大合唱”,新增兼职副主席、执委及巾帼志愿者60多万人,一大批优秀女性进入妇联组织,实现了“群众工作群众做”;从“面对面”到“键对键”,构建了24小时在线的“网上妇联”,覆盖300多万人。
如今,妇联组织的工作力量呈几何级增长,一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妇联在身边”的基层组织新格局业已形成,并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服务广大妇女群众的坚实桥梁。(记者 杨小玲 通讯员 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