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09:56:28
春节过后,走进周至县马召镇安富园社区,干净宽阔的社区道路旁,最先映入眼帘的是2019年9月建成的社区工厂,工厂里不时有工人开着铲车装卸一箱箱包装好的猕猴桃。向社区里面望去,一栋栋白色的三层楼房依次排列,在秦岭映衬下显得干净整洁、美丽宜居。
“该项目于2017年11月动工,2018年10月竣工并验收合格,占地111193.02平方米,已建成移民安置住宅楼17栋318套。此外,社区服务中心大楼、幼儿园、卫生室、商店、爱心超市、文化广场、社区工厂等配套设施都已经建成,逐步使用中。”周至县扶贫办副主任王军峰介绍说。
社区工厂内,工人们或将猕猴桃打包装箱,或分拣猕猴桃,忙得顾不上抬头。“在社区工厂工作的工人全部来自安富园社区,大多是一些妇女,在家门口工作既可以提高收入又可以照顾老人孩子,一天能收入100多元。”马召镇党委书记田团团介绍道。
据了解,社区工厂目前完成了一期建设,已建成6栋标准化厂房,2座千吨冷库,1座信息综合楼,消防、水电路已完成,绿化建设正在完善中。6000平方米的标准化扶贫车间,包含日产量5吨的豆芽菜生产线,1吨豆腐、豆皮生产线,1080平方米的猕猴桃、土蜂蜜、香菇、木耳等周至农产品包装配送中心,床单被套加工车间和扶贫爱心超市等新型经营实业主体,解决了100余名居民的就业问题,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现在生活都安稳了,两个孩子都就近上了学,我和我老公终于告别了常年为孩子上学租房住、公公一个人在山里住没人照顾的日子。我在这儿打工一个月有2000元收入,既照顾了孩子老人,收入也稳定。”在社区工厂超市工作的李听巧,一家5口人在社区居住120平方米的房子,说起现在的生活她很满意。
据了解,马召镇安富园社区共有来自板房子、陈河、王家河、厚畛子、马召、楼观、骆峪全县7个镇44个自然村的搬迁群众292户1297 人。社区有劳动能力的有280户785人,其中省内就业692人,省外就业65人,除低保户、在家照管老人与孩子的28人外,已经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
在社区18号楼居住的郝双俭刚吃了老伴做的搅团,准备出门打工,遇到记者便将记者请进自己家。120平方米的房子居住4口人,宽敞明亮、家具家电一应俱全,他感慨地说:“我家原来住陈河镇金井村,这个村在山沟沟里,环境恶劣、不通车。居住条件简直没法形容,都是土坯房,自己种上点玉米、小麦也只能自己吃,没法卖,因为运不出去,根本谈不上什么收入。现在全村人都搬过来了,我和老伴两年前入住社区,现在我有条件打工,干的是水暖工,一年4万元收入,以前根本不敢想,日子真是越来越好。”
“安居、致富、圆梦,是安富园社区名字的由来。未来,我们还将实施‘两园一场’产业规划,在社区周边建设两个猕猴桃示范园,打造一个现代化养猪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我们还计划依靠扶贫项目,引资5200万元投入社区工厂二期建设(安富园就业中心)。就业中心建成后,拟采用‘企业+贫困户’方式,通过务工和分红等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田团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