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 09:37:54
蜜柚销售分析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徐岩
通讯员 罗向前
近日,2021年广东数字赋能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视频会暨广东菠萝云采购活动在线上举行,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温向芳在活动上介绍了大埔县5G+农业大数据平台(下称“大数据平台”)。
温向芳表示,梅州已在大埔蜜柚产业园率先建成采集、生产、加工、物流、市场、监管等全产业链信息为一体的一个大数据中心。接下来,梅州将运用大数据中心的科技力量,从卖什么、何时卖、卖到哪、如何卖、卖给谁、价格如何六个维度,助力大埔蜜柚销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作出实施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近年来,广东省加快培育创建“粤字号”优势农业品牌,全面实施“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其中第一个“1”就是指搭建“1”个农产品的大数据。梅州市积极响应,大埔县人民政府在2020年7月与中国移动梅州分公司(下称“梅州移动”)开始合作建设大数据平台,同年10月初步完成大埔蜜柚大数据平台,并在2020世界数字农业大会上亮相。
大埔县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大埔蜜柚“十个一”数字功能,提升大埔蜜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助力大埔蜜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结合市场打通最后一公里,将大埔蜜柚卖好,擦亮大埔蜜柚金字招牌。
绘制一张数字蓝图。利用大数据平台为用户提供蜜柚大数据基础服务,通过大埔蜜柚生产服务应用、大埔蜜柚产销对接应用、大埔蜜柚产业管理应用三大应用功能,实现农户对柚园的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操作,同时为用户提供产业融合、种植加工、基地认证、价格监测、溯源监管等五大管理能力。柚农可以在大数据平台输入日常种植管理信息,这些信息将自动形成溯源二维码,提升消费者对大埔蜜柚的可信度。柚农可以随时将果园管理的难题在大数据平台的“专家咨询”栏反馈,相应专家会在24小时内做出解答。
建设一个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平台从供给侧、需求侧、质量安全三方面,提供产业融合、大埔蜜柚种植、基地认证、价格监测、溯源监管、5G+零售监控六大功能服务,实现大埔蜜柚精准“种”、精准“管”、精准“采”、精准“卖”,实现生产技术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提升、销售市场的扩展。柚农可以随时将果园管理的难题在大数据平台的“专家咨询”栏反馈,相应专家会在24小时内做出解答。
开展一个数字人才培训行动。借助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实施和运营,培养和引进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相关的人才,为大埔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参与一个云展会。将大埔3万多柚农的种植信息统一汇集到大数据平台,包括品种、产量、品质等,展示基地的同时,还可让采购商和消费者逐一筛选,实现在云端进行产销对接。2020年12月,大数据平台亮相世界数字农业大会,梅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张爱军、大埔县人民政府县长熊锋松为大数据平台打call。
打造一条云街一批云店。近年来,大埔蜜柚也在逐步拓宽线上销售渠道。2020年大埔县共有24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电商销售渠道,年销售额超过5100万元。在2020年蜜柚销售旺季期间,京东还推出了“大埔蜜柚”专区。大数据平台将利用大数据信息,进一步帮助企业拓宽线上渠道。
建立一个短视频直播推广体系。在大埔蜜柚产业园中建立了短视频直播推广体系,借助直播、短视频等,帮助消费者提升消费体验,为更多质量有保证、服务有保障的大埔蜜柚产品打开云端销路。
建设一个数字生产示范推广基地。在品牌建设上增加增值服务,运用5G+AR、5G+VR技术,让消费者可以体验远程游园、种柚等,展示大埔蜜柚产业园的数字化生产过程。
培育一批数字示范企业。大埔县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大数据、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蜜柚鲜果业务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管理。目前拥有广东顺兴种养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数字化示范企业,通过基地标准化认证,实现基地规范化管理。
保障一笔数字农业建设经费。大埔县通过“县财政+统筹整合专项资金”相结合方式,前期投入农业大数据平台一期项目建设经费约2200万元,基本建成农业大数据平台系统。目前正规划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二期项目建设,总投资额达1亿元,计划2023年分批完成建设。
培育一批数字农业发展可依靠力量。目前,大埔县成功创建了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立大埔蜜柚研究院,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校、运营商、电商等合作,探索大埔蜜柚等农业产业产学研深度结合发展路径,为数字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蜜柚销售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