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9 17:32:10
净土标兵王兴太——盐湖区冯村镇西阳村大棚黄瓜种植户
一棚黄瓜收入7万,听听大哥怎么说
“小黄瓜,细又长,全身穿着绿衣裳,能做菜,能做汤,大家快来尝一尝。”在山西盐湖区北古村,很多农户都是以种植销售黄瓜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王兴太家中便有两个黄瓜大棚。
众所周知,温室大棚是高效设施农业,可以反季节生产,单一品种,产量较高,效益可观。但大棚投入巨大,就拿肥料一项来说,超出大田作物好几倍,同时也加剧了土壤污染、酸化、板结、退化等土壤问题的发生,毁棚弃耕的案例多不胜数。大棚长期单一品种种植,重茬病泛滥是最大的难题,土传病害高发,死苗烂根,枯萎黄化令人十分头痛。
数年前,王兴太家中的两个大棚也遭受重茬病的侵害,死苗、烂根、产出的黄瓜小、外观差,一度曾让王兴太想要放弃。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兴太在媒体上看到赛众牌土壤调理剂拥有国家5项发明专利,其中一项便是防治作物再植(重茬)障碍的专利,可防治单一作物种植时所遇到的重茬病害及多种土传病害,便抱着尝试的心态使用了。没想到的是,赛众牌土壤调理剂使用当年,他大棚中的土壤变得疏松透气,植株根腐病治愈,重茬等病害得到有效防治,死苗现象消失,植株旺盛,叶片厚大、黑绿,结出的黄瓜又直又长,商品率和产量大幅增长。
“大棚种植土壤是基础。产量的80%以上来自于土壤,土壤性状的好坏,是大棚种植的关键所在。王兴太连续使用赛众土壤调理剂,重茬病得到有效的防治,土壤洁净,酸碱适宜,PH值恢复到6.9,耕层深达58公分,根系有害分泌物、化肥农药残留得到降解、吸附,土壤营养全面均衡,土壤物理、化学、微生物性状良好,产量、质量、效益得到提升。”查看过王兴太园中的土壤后,高级农艺师苗在田介绍道。
去年,王兴太的一棚黄瓜从10月卖到来年7月,几乎贯穿整年,更是卖出了8万余元,令周边农户羡慕不已,纷纷前来请教。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冯玉龙 胡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