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0 15:32:00
3月20日上午,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大会以“引领中国种业,共创民族复兴”为宗旨,以“种业使命南繁未来”为主题,聚焦产业发展优势与痛点,为打赢种业翻身仗寻求新思路。
大会共设置1场主论坛和12场分论坛,涵盖水稻、玉米、蔬菜、畜禽、南繁、农垦、数字种业、自由贸易港、种业知识产权等各领域,李家洋、朱健康、张涌等29位院士专家参会分享真知灼见,百余名国内外权威专家将带来100多场精彩报告,共商打好种业翻身仗新路径,助力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
大会期间,杨凌示范区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加强种业领域互动交流、农业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平台资源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
作为中国种业界权威性论坛活动之一,中国种子大会于2018年举办,连续两届落地北京。今年是中国种子大会举办的第三届,也是首次在海南举办。
20日上午,大会主论坛以解读“十四五”种业报告为主题,着重围绕生命科学前沿、生物育种、“南繁硅谷”建设、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和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帮助企业把准政策走向、了解科研动向、研判发展方向。
3月21-22日,将分别举行13场分论坛;3月23-24日,参观农作物品种田间展示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大会有170余位领导、专家在主论坛和分论坛作报告,将是一次发布种业最新政策、交流种业最新成果、介绍南繁硅谷建设最新进展的,人数最多、种类最全、水平最高的种业盛会。
本次大会规模大、规格高、涉及面广,统筹整合了海南省内原有南繁、水稻、玉米等种业论坛,在南繁季节集中举办。一是方便更多正在海南从事南繁育种工作的科研和管理人员集中参与,有利于整合南繁资源,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二是顺应南繁事业从农作物种业向畜禽、水产种业方面拓展的新形势,针对业内对海南自贸港种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南繁产业链、数字技术等内容的关切,搭建政产学研综合平台,促进资源集约、企业集聚、产业集中,为做优做强南繁育种产业创造条件。
国家发改委、最高人民法院、农业农村部等部委相关司局、事业单位的领导也参加了大会。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巴基斯坦等国驻华大使馆的官员;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校、种子企业、种业管理、种子协会的代表,海南省有关部门及市县代表,共2500余人参加主论坛和分论坛。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