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1 10:20:0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瞄准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实施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解决好种子问题,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那么目前国内种业形势怎么看,“十四五”中国种业路径怎么走?
3月20日,在三亚举行的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我国农业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也是可控的。但是,我国还存在有些品种、有些领域和有些环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张桃林在2021年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张桃林认为,今后要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的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这个“三保”要求,遵循种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突破卡点,补上短板,做强优势。
一是把种质资源保起来,建好国家种质资源库;二是让自主创新活起来,加强种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三是让种业企业强起来,让市场的力量成为资源整合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四是把基地水平提起来,健全良种供应应急保障体系;五是让市场环境优起来,严格品种管理和市场监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张桃林表示,这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他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要重点研究和把握好“五个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多层次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完善种业支持政策,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推进种业全链条衔接、全要素提升过程中,坚持全国一盘棋。
三是国内与国际的关系。积极推进种业创新国际合作,欢迎国外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到中国投资种业。
四是常规育种与生物育种的关系。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不能顾此失彼。
五是创新与保护的关系。要下大气力支持和推进种业创新,发挥好企业和科研等多个主体作用,同时要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与保护齐头并进。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