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平利:“苦药材”种出“甜日子”

2021-03-31 09:04:56    李冀安 陈金山

培训、植苗、栽种......不一会儿,一根根云木香苗便栽进了泥土,干部、专家、村民......相互比拼,在产业建设一线赛“战绩”。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3月23日,平利县2021年中药材产业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正阳镇召开,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及正阳群众共计300人参加。

“今天不仅提升了我种植药材的本领,还看到了政府对药材产业的重视,更加坚定了我发展中药材的信心。”正阳镇南溪河村四组脱贫户陈孝兵目前已发展了10亩独活,每年靠种植药材和采摘野生药材收入5万余元。

平利县境内海拔落差大,气候南北交融,适宜中药材生长,素有“天然药库”、“巴山药谷”之称,目前野生繁衍和人工种植的药材品种达到1000多种,中药材品质上乘,特别是“八仙党参”曾漂洋过海,远销东南亚。

“我将抓牢道地中药材小镇建设机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继续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力争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平利县勇胜中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吴胜勇在会议现场发言时说道。今年49岁的吴勇胜,2017年返乡创业,在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帮助下,流转了1200亩荒地,利用正阳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中药材,并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持续带动84户贫困群众年均增收2000余元。

近年以来,平利县因势利导,将中药材产业确定为五大扶贫特色产业之一,紧紧围绕抓主体、建基地、拓市场、创品牌的总体思路,将中药材基地建设作为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重点内容,县财政每年拿出不低于500万元资金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农业局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点对点”做好包抓指导服务。依靠科技支撑和政策扶持,努力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以创建全省中药材种养基地示范县为目标,坚持建管并重、产销同步,一手抓基地规模扩张,一手抓成园管理提升,一手抓市场销售推介。逐步引导群众走上了由零星散种向规模种植的路子,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成效日益凸显。

兴隆镇秤沟村村民杨永星2016年成立药材合作社,建成了1200平米的中药材加工厂,带动103户贫困户脱贫;陕西岚河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八仙镇以订单方式带动了全镇370多户农户种植了800余亩中药材,并与190户农户签订了分红协议……

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基地面积已达10万余亩,发展中药材产业经营主体31家,通过流转土地、劳务用工、产品回购等方式,每个经营主体带动农户100户左右,户均每年仅中药材一项就增收超过1000元。(记者 李冀安 通讯员 陈金山)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