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三无”陡沟村何以变得“强美牛”

2021-03-31 09:32:36   

“三无”陡沟村何以变得“强美牛”

“农粮驿站”创始人黄计亮(右)。 邹韩欣 摄

“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由零飙升至74.0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6800元提升至2020年的17450元……”安徽省固镇县陡沟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童俊杰向笔者讲述当地的脱贫成果。

陡沟村曾经是一个无主导产业、无集体收入来源、无致富带头人的“三无”村,经全村党员群众和帮扶干部的不懈努力,通过建立村、企、户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农村电商新格局,延展农业产业链,以及培育和孵化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产业能人等措施,昔日的贫困村蜕变成集体经济“强”村、乡风文明“美”村、电商扶贫“牛”村。

驻村7年的童俊杰说,陡沟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从返乡创业者中选出农村致富带头人,从脱贫户当中树立三个脱贫示范户,扶持他们发展起来后,通过他们个人和家庭的发展及其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增收,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农户积极就业、发展产业。

说到致富带头人,黄计亮就是最杰出的代表。这位“新农人”就是陡沟村最引以为豪的致富带头人。童俊杰介绍:“他是我在走访群众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外出务工多年,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获得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同时又心系家乡发展,心甘情愿回来投身家乡建设。我们动员他并为他提供平台,让他在自身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去发展产业,不断扩大规模,带动其他贫困户产业共建、技术共学、利益共享。”

然而,真正返回家乡、投身农业领域创业后,这位曾在上海闯出一片天地的“新农人”黄计亮却付出了更多心血和学费。黄计亮发现仅凭自己的努力,运用土地流转、产品开发等方式做一两个单品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不现实的,便引进电商发展平台并开发“农粮驿站”大数据追溯平台。

“将产品销售电商化,通过销售端带动产业发展。首先是大电商发展对产品的要求高与农产品尚不成熟的矛盾;第二是获客成本较高与产品附加值较少之间的矛盾;最后是农产品自身品质的提升及其食品安全控制的难度。”黄计亮说道,“这些问题无法短期内得到解决,逾期停滞不前,不如去整合开发,看看我们县域内到底有多少产品是成熟的,有多少产品是不成熟但是有潜力的。如何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把产品与销售提升一个台阶,如何将农户产品卖出去又能将其有效集聚,共同致富,持续增收,这是我们这几年正在做的事,也是未来继续做的事。”这正是“农粮驿站”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商概念的不同之处。

在“农粮驿站”的大数据平台上,整个固镇县内农产品的弱点或强项在哪里?哪个环节提升?在哪一步骤发力?已经在政府、银行与企业之间形成三方联动,将像黄计亮这样的致富带头人与所有贫困户进行系统整合,转变思路、整合资源、创建团队,制定发展规划,探索出了整合地方产业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反向从农产品整合、销售为突破口,打通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的瓶颈,利用“互联网+农业大数据”帮助农村分散的小农户实现户内自种自养农产品上行,在网上架起联系消费者和农户的“网络”桥梁,正式引领了农村电商的创新创业之路。

2020年,黄计亮打造的“农粮驿站”营业额超3000万元,帮助11724户贫困户农产品上线,累计带动和帮助参与经营的贫困户4000余户户均产业增收2800元。李爱琪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