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产业发展看杨凌⑤|“现代农业+”为乡村振兴破题

2021-03-31 16:36:52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朝阳 

春耕时节,万物萌发。

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13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座座智能温室大棚拔地矗立;一名名“新农人”奔波田间地头;一个个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一箱箱有机特色农产品香甜诱人……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全力赋能,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以陕西杨凌为中心辐射全国,服务“三农”事业,从显特色、壮集体、育新人、“云”务农再到链世界,杨陵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破题。

显特色——各种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农高区,近年来,杨陵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就像雨后春笋,在设施农业技术的支撑下遍地开花。有“南果北种”的火龙果、无花果、甘蔗,有独具特色的蟠桃、草莓、西甜瓜、樱桃……各种农业新产业,为杨凌现代农业产业竖起了一面“旗帜”。

走进杨陵区王浩的家庭农场,一座占地五亩的大棚里,横纵整齐的栽植着440多棵樱桃树,农场负责人王浩告诉记者,自己的大棚里种植了近10个樱桃品种,在杨凌农业科技的帮扶下,去年一个棚就卖到了54万元。

同样,走进杨凌慈母蟠桃产业园,32座设施农业大棚里,蟠桃幼果饱满,长势旺盛。慈母蟠桃园相关负责人段海朋告诉记者,时下正是蟠桃园疏果时间,每天都要在园子里忙活。作为特色农业产业,近年来,这些棚的年产值达到了500多万,也带动了陕西、甘肃等一大批农户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像王浩家庭农场、慈母蟠桃园等这样的特色产业还有很多。近年来,杨陵区不断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集中力量打造城南路种业产业带、揉谷产业路苗木花卉产业带等五大产业带,做大做强设施农业、苗木花卉、经济林果、育种育苗等特色产业,形成布局清晰、特色明显、重点突出、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

壮集体——为乡村振兴筑牢“基本盘”

村民要致富,走好壮大集体经济这步“棋”很关键。

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杨陵区颇有作为。在揉谷镇,一座由权家寨、秦丰、太子藏三村子合力建成的“三鼎富金银花项目”正逐步迈上发展正轨。300亩种植基地和烘烤房已建成投用。

“秦丰村有闲置的土地资源,太子藏村有富足的劳动力,资源整合在一起,就能打破了三个村集体经济空转的困境,一个产业项目带动三个村致富。”权家寨村党支部书记潘建辉说。

权家寨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恩山告诉记者,这些金银花堪比“真金白银”,一斤干花可卖到100多块钱,一亩地产100斤干花就能卖到1万块钱,金银花种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杨凌,除了三鼎富金银花项目外,还有马家底的民宿项目,王上村的文旅项目,光明村与千钰合作社采取“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合作模式,建设千钰工坊项目;新集、除张、光明村在种植项目的基础上发展林下养殖……

近年来,杨陵区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因地制宜,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现代农业、劳务经济、物业经济等产业,将农村公共事务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有效激活和提升村集体在环卫、绿化等社会化服务方面的经济效益。

育新人——为产业发展注入“新血”

在农科城杨凌1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批饱含青春活力的“新农人”,对现代农业充满热忱与激情。有从事设施农业技术的李晓峰、有栽植无花果的方瑜、有推广火龙果种植技术的王艳……他们活跃在国内乃至国际舞台,为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发挥着“新农人”的智慧和力量。

走进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每天都能看到不同地区的职业农民、合作社、政府涉农部门人员等,前来参观学习,寻求合作。现如今,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拥有火龙果品种达20多种,其中主栽品种有5种,每年销售鲜果300万元,销售种苗达400万元。

王艳告诉记者,火龙果种植技术不断成熟,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广阔,不仅在国内销售,还走出国门,带动更多农户走上了“南果北种”的致富之路。

和王艳一样,从事“南果北种”的“新农人”还有很多。近年来,杨陵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断深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也对农村人才队伍提出更高要求。通过积极培育引进“新农人”,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纷纷涌现,他们一方面带动区域农业发展,另一方面示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现代农业发挥着“新农人”的应有贡献。

云务农——为现代农业装上“智慧芯”

手机成为“新农具”、植物长在“工厂”里,再繁琐的农活只要在屏幕轻轻一点,就可以轻松完成。在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云”上耕作成为现实,务农新模式一次次刷新对农业的认知。

在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依托5G技术,通过集成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农业种植管理技术,实现种植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管控和决策,形成的国际领先的全产业链智慧农业系统。

园区秉承“用新型工业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农业,用科技创新支撑农业,用新型经营模式引领农业”的宗旨,集成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创建现代农业“杨凌农科”推广模式,助推“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发展。

同样,在即将建成投用的秦农科技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预打造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单体智能连栋温室。

秦农科技智慧农业产业园区经理张文涛介绍,整合全球高新科技技术,配套建设全球高科技农业资材展示区。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荷兰瓦格宁根农业大学,配套建设涉农技术培训学校。依托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农业自贸试验区,配套建立农业高科技技术、人才、农业设施等的进出口园艺交流中心。

链世界——杨凌现代农业迈向“国际舞台”

近年来,围绕“创新现代农业交流合作机制”改革试点任务,杨凌示范区以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为重点,不断创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合作机制,为积极融入国际农业而不懈努力。

在杨凌,一大批农科专家、涉农企业等常年奔波在“上合组织成员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他们用杨凌的农业科技致力于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为世界粮食产业发展贡献着“杨凌力量”。

搭建农业国际合作服务平台、推进境外农业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建立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随着“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建设的稳步推进杨凌对外开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为推进我国农业对外输出与国际合作、强化国际农业教育科技交流合作、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研究等做出积极贡献,

新发展阶段要形成新发展格局,杨凌示范区将以“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为抓手,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强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奋力开创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新局面。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