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不负农时不负春鼓足干劲忙育种

2021-04-02 08:57:00   

全媒体记者 刘欣雨

时下正值油菜花期。近日,记者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试验田,远远望见一群带着草帽,身穿白大褂的人穿梭在油菜花田。

走进试验田,记者发现,原来是油菜种质资源及新品种选育课题组的徐爱遐、黄镇两位教授带领学生们在地里进行套袋、剥蕾、取粉、授粉、杂交等作业。

“套袋的时候检查仔细了,一定要将油菜结的角、开的花全部摘掉,只留下花蕾再套袋。”徐爱遐一边观察记录油菜生长情况,一边提醒学生们套袋需要注意的细节。徐爱遐告诉记者,套袋的目的是阻止外源花粉传播,保证同一单株上的花粉传粉到雌蕊柱头上,实现自花授粉,从而保持油菜高代自交系材料的纯度。

置身在油菜田中,随处可见包裹严实、或蹲或站、三五成堆的学生。有仔细选株套袋的,有拿着镊子小心翼翼剥蕾、授粉的,有拿着笔记本专注记录油菜生长数据的......

据了解,徐爱遐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油菜种质创新及品种选育工作,先后主持培育出陕油16(国审)、陕油0913(国审)、陕油107(国审)、陕油21(国登)、陕油1617(国登)、陕油1011(国登)、靖油1号(省审)等7个油菜新品种。

在粮食安全备受重视的当下,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油菜产业现状怎么样?带着疑惑,记者请教了正在试验田指导“洋学生”套袋的黄镇教授。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油料作物,60%以上都来自进口。受劳动力成本高、油菜机械化水平有限等条件的限制,加上油菜产值低于人民期望值,从而导致油菜种植面积有所下滑。”黄镇教授认为种植面积的下滑,会导致后续油菜产业出现萎缩的问题,因此要高度重视,确保种植稳定,供给安全。

受去年冬季严寒和春季倒春寒影响,今年油菜冻害较严重,黄镇告诉记者,虽不利于油菜生产,但有利于育种家挑选抗冻性较好的材料,淘汰抗冻性差的材料。下一步,油菜种质资源及新品种选育课题组将利用抗冻性好的材料进行新品种选育。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