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11:16:24
柳州鹿寨蜜橙。
南方农村报记者 钱普贵 任亚航
实习记者 杜肖锦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柑桔成为柳州水果第一产业。柑桔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但是黄龙病的蔓延,品种结构单一、上市时间集中,销售价格持续下滑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带来不小的挑战。针对柑桔品质、销售存在的问题,柳州市重抓品牌建设、加强规范管理,以三产融合为抓手推动柳州柑桔产业从量到质的转变。
发展早中晚熟多品种格局
2015年以来,柳州先后出台多个发展规划和方案,将发展早熟和晚熟品种作为全市柑桔产业发展要点,并不断优化和巩固中熟优质品种。按照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原则,重点将柳城县发展为小果型宽皮柑桔和金桔类生产基地;鹿寨县发展为早、中、晚熟柑桔基地;柳江区发展为小果型宽皮柑桔和晚熟柑桔基地;融水县发展为柚类及小果型宽皮柑桔和金桔类生产基地;将融安县发展为金桔类生产基地。
截至目前,柳州全市柑桔主栽品种有沙糖桔35万亩、金桔20.5万亩、蜜桔12万亩、沃柑15万亩、橙类2.5万亩、柚类3万亩,其他柑桔8万亩,已基本形成早、中、晚熟多品种发展格局。
自2016年起,柳州市大力进行柑桔品牌建设,推动一系列柑桔品牌推介活动,活动足迹遍布国内重要城市,并且在央视、机场、高铁等新媒体上进行品牌宣传,滑皮金桔和脆蜜金桔因此供不应求,品牌宣传效果显著。
多渠道防治黄龙病
黄龙病是柑桔种植的痛点。一直以来,柳州市持续抓好柑橘无病健康苗木繁育体系建设,重点开展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
截至2020年,柳州已在全市建立了40个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在柑桔主产区建设防控黄龙病示范区,带动周边群众开展统一防治木虱、砍病树、补种健康苗木,让群众由原来不愿砍到现在主动砍。
在柑桔品质管控方面,2018年,柳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柑桔质量生产安全的通知》从源头加强对农药投入品的监管。开展柑桔农药残留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截至2020年底,共监测柑桔产品3.6万份(含快速监测),合格率达99%以上。
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柳州创新柑桔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管理,搭建“柑桔质量安全信息网平台”,将全市规模以上柑桔企业的种植生产、投入品管理、产品包装等关键环节纳入实时视频监管范围,确保柑桔产品上市质量安全。
通过把控品质、规范管理,柳州柑桔数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17-2020年,柳州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柑桔产品共50个,2011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融安金桔”为“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2020年“融安金桔”再次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六个层面加速破局
当前柳州全市柑桔栽培品种还是以中熟蜜桔、沙糖桔为主。随着产业的发展,一些新问题也随之凸显。首先,2020年柑桔木虱虫口密度大于往年,加上近两年全国沙糖桔市场低迷,失管果园增加,黄龙病隐患防控形势依然很严峻;其次,柑桔上市较为集中,存在销售风险。果品质量安全工作仍有待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有待提升。
针对柑桔发展问题,当地政府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狠抓黄龙病综合防控,稳住全市水果种植面积;二是加快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推广,加强树体管护,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果园单产;三是杜绝高残留的农药在水果上的使用,并加强果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四是重点打造以融安县、柳城县为中心的以滑皮金桔、脆蜜金桔为主的金桔产业带;五是抓好企业品牌建设,培育地方乃至国家水果龙头企业;六是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延长鲜果供应期,减缓果实集中上市压力。
作为广西重要的柑桔产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柳州市这片柑桔大地上,必将还会有一番新的机遇。广告
柳州鹿寨蜜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