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5 10:07:00
“题要”
“我要在上海,种中国最好的桃子!”
“品质至上是现代农业的灵魂,也是我追求的最高境界。”
“将来我想做成一个产业联盟,相当于我做日本农协这个活,提供品种、提供技术,按标准回购产品,统一销售。”
□方志权
哈玛匠是一处果园
位于青西金泽三塘村的这一片桃园面积不大,60来亩。大门掩映在桃林中,不易察觉。走进园内,别有洞天,整洁异常。
正值桃花盛开之时,花开浪漫。哈玛匠果园主人黄伟接待了我们。他告诉我们,眼下哈玛匠果园主栽的是桃子,有70多个品种,除此之外,还有30个葡萄品种、3个生梨品种和1个极品“太秋”柿子,目前园内所有的品种都引自日本。
黄伟在日本工作了25年,无论是举手投足,生活习惯还是园区管理,都有一种日式风格。
“我要在上海,种中国最好的桃子!”这是黄伟的初心。
十年不间断的耕耘,为他迎来了收获。
哈玛匠是一份情怀
十年前,黄伟的一位好友,日本桃子主产区——山梨县资深果农有贺浩一提议黄伟想办法缩小中日桃子差距,在上海种出最好的桃子。
正是为了实现这个心愿,黄伟放弃了日本化妆品网上销售,在青浦区承包了土地,把从日本带回来的七八个品种桃树种了下去。
每年冬天,有贺浩一都来上海,给黄伟剪枝传艺;每个生长季节,他都会打电话告诉黄伟该做什么事情。同时,有贺浩一还给黄伟引见了国内顶尖的桃专家,包括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姜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所长叶正文等。
黄伟说他当时啥也不懂,十年磨一剑,他和员工每年都会去日本学习种桃。功夫不负有心人,眼下哈玛匠果园的生产水平达到了日本山梨县的八九成,黄伟也完成了从一个农业小白到种桃达人的逆袭。
种桃十年间,黄伟始终秉持了生态循环的理念。日本果园环境保护做得十分到位,给黄伟留下了深刻印象。黄伟将生态环境保护贯穿果园建设的始终。
建园之初,黄伟对果园进行了彻底清洁,用小推车运走的塑料瓶、塑料袋等垃圾就有1000多车。在这里,员工的第一要求就是不能乱扔垃圾,连烟蒂都要包好扔进垃圾箱内。
黄伟告诉我们,上海乡村生态好,对果园来说,鸟多必成隐患。黄伟便采用了防鸟网等装备,有效提高了果品产量和质量,把精细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黄伟说日本的农产品只有商品和垃圾。品质至上是现代农业的灵魂,也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
这几年,哈玛匠果园主打的水蜜桃深受市民喜爱,在本市高端餐饮店一个卖到88元,售价不菲,却仍然“一桃难求”。
黄伟告诉我们,能卖出高价的原因,在于种植的模式和营销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它有严格的分类标准,并通过这种标准将产后处理的价值在消费端得到呈现。
据悉,黄伟把收获的桃子分成三个等级,T(特)级、A级和B级。其中,T(特)级要求单果重350克以上,早熟品种的糖度要求14%以上,晚熟品种的糖度要求17%以上。
哈玛匠是一片匠心
十年间,黄伟把种桃的事“一根筋”地做到了极致。我们讨教了黄伟种桃的“窍门”:
稀植。哈玛匠果园一个特别的做法是稀植,较宽株距让根系不相交,保证植株充分吸收阳光、水分和矿物质。桃树间距为7米,而一般果园只有三四米。
改土。青浦的土壤黏性重,黄伟采用打洞改良的方式,每年在桃树的滴水线附近打8个孔径30厘米、深度60厘米的洞,下面先垫10~20厘米的黄沙,然后把有机肥和挖出来的土混合再埋进去。
施肥。哈玛匠果园将茶饮料厂的茶叶残渣、园林中枯死树木经过加工成有机肥料施用。还有就是选用内蒙古的羊粪。
除草。哈玛匠果园坚决不用除草剂,全部采用机器割草。
塑形。黄伟告诉我们,以前的树形侧重产量,不大关注质量,树体是直立向上,往上延伸的,所以往往是上面的桃子品质好,下面因为晒不到阳光,基本就没有好桃子。哈玛匠果园统一采用“水平棚架种植模式”,应用新型的“两主枝开心形”塑形技术,用吊杆吊着桃树,侧枝用竹竿绑成水平,让阳光均衡照射、树体营养均衡分配,从而保证从上到下的桃子糖度一样、品质一致。
着色。哈玛匠果园采用日本进口的可脱式套袋,在果皮开始泛白的时候扯下下截果袋,将可移动的反光膜铺设在树冠四周,待3~4天桃子完全着色之后撤除反光膜,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桃子外观着色的均匀度和鲜艳度。
育种。黄伟经常邀请有贺浩一到果园指导,共同开展果树育种工作,争取早日育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桃子新品种。
黄伟表示,在上海地区种好桃必须要过两关:一是品种关。哈玛匠果园现在种植了70多个桃树品种,最早5月18日就能成熟,最晚10月8日成熟,桃子供应期明显拉长。二是流胶关。流胶是影响桃树寿命的关键。哈玛匠果园采取砧木嫁接和开沟高畦的办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目前哈吗匠果园早桃产量可达3000斤,晚桃产量可达4000斤,桃树的寿命也普遍延长至30年。
哈玛匠是一种追求
回首十年创业路,黄伟感慨万分,在上海地区种出最好吃的桃子,这是他的初心。
去年,哈玛匠果园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5000多人次的来访者,每次黄伟都无私传授技艺。他还数十次应邀为长三角桃农传经送宝,让更多人参与这项事业,种出更多更好的桃子。
黄伟说,日本农业做得好,得益于他们的农协,农协负责市场调查、技术方案、产品分析和销售。果农只要专心搞好生产,保证品质就可以了。“将来我想做成一个产业联盟,相当于我做日本农协这个活,提供品种、提供技术,按标准回购产品,统一销售。”
最近,区、镇两级政府十分支持黄伟扩大果园规模,哈玛匠果园在原有60亩的基础上又新扩了94亩,黄伟和员工们正忙着对新桃园进行土壤改良,同时在老桃园里规划了15亩观赏桃林,种植多个世界上优质的观赏桃品种。
未来,黄伟对哈玛匠果园的追求是既有好吃的又有好看的,设想通过发展观赏桃花、举办采摘体验、开展新品品尝等多种形式,积聚人气,提高名气,吸引高端消费群体。
同时,果园还计划通过认养果树的方式,培养长期消费群体,提高消费粘度。市民可以花钱买断整棵桃树,自己种、自己管、自己采,果园提供技术指导,也可以委托果园管理、寄送桃子。
临走,黄伟还雄心勃勃地告诉我们,为助力青浦区乡村振兴工作,他还有一个新的心愿:实施“金柿”计划。计划将他繁育的日本极品“太秋”柿子推广到千家万户。今年先从金泽镇开始,在每户的宅前屋后种上“太秋”柿子,共1万棵,然后计划2~3年内在全区种植5万棵柿子。这样,既美化乡村环境,发展乡村新产业,还可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从一家富到万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