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9 08:54:20
王瑛的农耕梦,得从六年前一次偶遇说起。
那天,她参加摄影采风活动,来到恩施市屯堡乡花枝山村。清江河畔,茶园翠绿,风景如画。
农民把水田改茶园,靠茶叶盖起小洋楼、开上小轿车,花枝山村农民兴茶致富,让王瑛浮想翩翩:自己的老家利川市忠路镇种茶历史悠久,有着贡茶之乡的美誉,但茶产业一直不温不火。城市人喜欢无公害绿色产品,家乡大片几近荒废的原生态茶园,不正是等待开发的宝藏吗?
越想越激动的王瑛,做出一个在常人看来大胆而近乎疯狂的决定——辞掉州直单位“铁饭碗”,回家乡做茶。
回到忠路,她将眼光投向远离集镇、交通不便的胡家塘茶园。这里种茶历史久,由于茶叶无法变现,村民甚至砍掉许多百年的古茶树。
一棵棵野蛮生长的茶树,一片片杂草丛生的茶园,在王瑛眼里,却是至宝。因为,只有远离农残、原汁原味,茶叶的路才会走得远。
来到胡家塘村,王瑛做了两件事。一是联合政府对569棵古茶树实行挂牌保护,给村民每棵一年补贴30元;一是高价收购村民鲜叶,每斤高达160元,以此增加村民信心。村民看到茶叶变了现,都愿意支持发展茶产业。
承包茶园发展有机,推出极叶茶叶品牌,创新技术提质升级。几年间,在王瑛潜心发展下,基地茶叶面积达到1000亩,其中有机茶园800亩,企业年产值达千万元以上。
做好茶叶,只是王瑛农耕梦的第一步。
利川气候凉爽,物产丰富,莼菜、黄连、柏杨豆干等在市场上叫得响的产品不少。王瑛的农耕梦里,还装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否有一个集散平台,把利川的农特产品集中起来展销呢?去年底,王瑛投资300万元,建起利川市农耕美好生活馆。凉雾莼菜、团堡山药、南坪大米、元堡香椿、建南盐菜、柏杨豆干、谋道花椒、忠路豆皮、文斗乳鸽、毛坝利川红、沙溪老鹰茶……馆内各类农副产品整齐摆放,琳琅满目。
按照不同乡镇,生活馆分成10多个展区,涵盖近800种商品。王瑛将小小的生活馆,打造成了利川一个线下版的“天天农博会”,每日消费者络绎不绝,来自北上广的订单不断。
基地看收购、城区问销售、城市推产品……农耕梦,渐行渐近,王瑛每天忙得像个陀螺。
原生态、健康的农产品出村进城,让农民增收致富,王瑛笑言自己只是个“搬运工”。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龙鸣 通讯员 张宝训 蒋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