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9 10:50:06
快递包装、残羹剩炙、废弃旧物……提起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大家都避之不及,然而在杨凌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农大雅苑,这些生活垃圾经过居民分类,投进智能垃圾分类箱,就变成可兑换生活日用品的“宝贝”。
一走进农大雅苑小区,门口一台外观新颖的“智能垃圾分类站”就格外引人注目,左侧一个积分兑换机,里面有分类垃圾袋可以兑换,右侧有4个智能可回收箱体,最右侧还摆放一个有毒有害垃圾回收箱。每一个回收箱的投放口下方都用图标标注清楚对应投放哪些垃圾,引导居民正确投放。
“我们每家每户都配备了卡片,居民投递时,只要刷卡就可选择自己投送的种类,箱子就自动打开,再把垃圾一扔,整个过程就完成了。”小区物业负责人高金卫说。除此之外,针对年轻居民,手机下载APP就可以完成垃圾分类投放。
“以前都是攒多了,拿到回收站去,我们腿脚不方便,现在好了,家门口就可以回收。我都换了不少东西,现在卡里还有几千积分。”居民任凤香告诉记者。
如今,在农大雅苑小区里,居民自主进行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小区里,记者没有发现一个传统的垃圾桶,每个单元楼下都配备智能两分类箱,主要回收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居民只需刷卡或用手机扫码就可以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十分方便。
在居民惠雅丽家里记者看到,除了玄关处放了1个垃圾袋收集纸箱子、废纸等垃圾外,在厨房有专门的厨余垃圾,在客厅也有2个垃圾箱用来分类可回收垃圾和其它垃圾。“一般可回收的垃圾积分比较多,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只有投放对了才有积分,我们在家都提前分类好,每次出门就顺手投放到对应的垃圾箱里,家里也不攒垃圾,积分还能换东西,垃圾分类确实好。”惠雅丽告诉记者。
据高金卫介绍,从2019年12月份开始,杨凌示范区城管局把该小区作为一个示范点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智能收运项目。目前,小区24个单元全都配备有智能垃圾投放箱,还有2个可回收垃圾投放箱,除了月末会在线下进行积分兑换外,居民还可以下载APP在手机上直接兑换话费、家电等物品,每个月会统计居民的积分进行排名,评选出环保之星在公示栏和微信群进行公开表扬。
在居民完成分类投放之后,工作人员还会把可回收垃圾送到指定的地方进行再次利用。目前杨凌已在农大雅苑、沁园春居、杨陵小学、高新小学、城投大厦等8个试点单位投放了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平均一个月收集可回收垃圾7-8吨,可以变现近万元,用于购买日常用品供居民兑换。”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杨凌项目部负责人说。
从居民自主垃圾分类到可回收变现,再到反向给居民奖励,引导居民自主分类,这种良性循环的工作模式已经形成,为杨凌其它小区的垃圾分类提供了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