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八院士为洛川苹果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

2021-04-21 09:35:12   

“我认为洛川应当探索苹果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走高效经营的模式,让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增加受益……”“要跳出洛川看苹果,跳出苹果看苹果,跳出苹果看乡村振兴,就是在产业发展中跳出固定思维模式,放大格局,就会有新的发现……”

4月17日,在陕西省洛川县召开的洛川苹果高质量发展战略咨询会会上,来自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的八位院士现场为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 “把脉开方”。

洛川县地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是中国苹果优生区的核心地带。经过70多年不懈发展,从最初的“黄土高原上的创举”到现在成为引领中国苹果发展的风向标,并多次以专供苹果和“国礼”苹果的身份出现在重大活动和国际事务之中。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单“洛川苹果”品牌价值达到687.27亿元,位居全国水果类品牌价值榜首。与此同时,洛川的苹果规模已经触摸到了产业发展的“天花板”,全县64万亩土地中,用于苹果栽植的已达50万亩。

“我们在苹果产业发展中,注意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短板,比如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发展后劲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希望各位院士专家能为我们指点迷津。”洛川县政府县长张继东在汇报洛川产业发展状况的同时提出了问诊的原因和“症结”。

张继东讲话刚刚结束,院士们就敞开心扉、各抒己见,从当前苹果产业发展应该注意的重点,下一步洛川苹果产业发展规划,产业规模化发展方向,产业发展的远景目标,以及苹果产业品种改良、上下游产业完善,产业链的融合发展、集群化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洛川苹果发展至今,可以说成为‘巨无霸’式的主导产业,要在科技兴果上下功夫,有效组织企业、果农探索高科技、大规模、企业化的经营模式。”来自宁波大学的院士陈剑平说出自己的看法。

“当前要明晰发展思路,树立品牌战略,探索控产增效,在改善提升苹果品质上再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中国农业大学的院士康绍忠说。

院士们认为,通过这次深入洛川调研和与当地政府、产业发展部门座谈,对洛川苹果产业发展有了全面了解。下一步,会和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的各位院士以及科研团队围绕洛川苹果高效生产、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选育等方面开展科研,助力洛川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洛川苹果在全国实现引领作用。

“我们将按照院士们开的‘处方’发展产业,努力将各位院士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的动力,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发展工作,让苹果产业做到富民、强县、促乡村振兴。”洛川县县委书记王明智说。

王文斌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