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5 17:55:34
种植周期仅为8个月、亩均纯收入能达到4000-8000元,在云南省普洱市、临沧市等地,说起西番莲这个致富“金果果”,人们总要提到云南省景谷康鸿西番莲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亚玲。
别看周亚玲今年才36岁,她已经是深耕西番莲产业7年的致富带头人了。2014年,她首次将西番莲这个神秘的水果引进普洱市景谷县,在当地实现了西番莲种植“零”的突破。此后,她又克服了种种困难,如今直接带动面积达2.4万亩,受益农民5400多户。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西番莲公主”。
“5亩”开始的突破
2014年,周亚玲第一次接触到西番莲,就被它广阔的市场前景深深吸引。那时周边农民大多种植玉米,每亩收入只有800来元。周亚玲成立了合作社,在景谷县永平镇永兴村,信心满满地动员老百姓种植西番莲,谁料应者寥寥。面对这种从没见过的水果,大家心里都在打鼓:种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最后,只有村民李聚文在家里闲置的土地上种了5亩。
“农民不接受,我们就到农民家里耐心地讲解,敞开心扉聊天。”周亚玲回忆,有的农民不愿意种,看到合作社的人来就找借口离开,或者索性不出现。她们就多次上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此外,合作社还提供了周到的服务,不但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咨询和培训,还免费提供水泥桩、肥料等生产资料。
2014年、2015年这两年,周亚玲一共亏损了30多万元,家人反对她再干下去。周亚玲想,无论是求得自身的发展,还是带动老百姓持续增收,终究是需要有一个稳定的、长远的产业。自己既然已经认定了这条路,决不能轻言放弃。
2016年3月,周亚玲请来河北石家庄市植保站专家李保友进行技术指导。到了年底,按照专家指导认真管护的农民,亩均收入一下子就达到6000多元。相比之下,当地其他产业的亩均收入不超过2000元。从此开始,农民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此后,西番莲的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到2019年已达到1.3万亩。
联农带贫的初心
周亚玲平日的工作有两个重点,一是拓展、维护销售渠道,让西番莲能卖上一个好价钱;二是开展技术培训,保证农民有个好收成。解决了种植和销售两“端”,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就不成问题。
“虽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合作社的销路一直很通畅,时至今日,仍然供不应求。”对此,周亚玲十分自豪,“我们采用订单保底收购的方式,一般的品种保底收购价为2.2元/公斤,电商平台对果实的要求较高,保底价为3元/公斤,‘台农’品种能达到4元/公斤。农户产出多少,我们就收购多少。”
合作社的技术培训,分为“大培训”和“小培训”。“小培训”,每天都在合作社的微信群里进行。而每月都要开展的“大培训”,则是由周亚玲带领合作社成员,走遍每一个片区,走进村委会、田间地头,向农民现场讲解技术。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让偏远地区的贫困群众快速认识、接受西番莲,掌握相应的技术,是发挥产业扶贫效应、形成自我造血能力的有效手段。为此,周亚玲想了很多办法,租一辆大巴车,把农民请到基地去观摩;有时她干脆搭个帐篷住在村里,手把手向村民传授技术。2018年年中,是脱贫攻坚战最吃紧的时候,周亚玲刚生完孩子不久,她就一边带孩子,一边给农民讲解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周亚玲领导合作社成员成功钻研出南瓜、紫薯的套种技术,使农民每亩地的纯收入又能增加3000元左右。受到启发的农民开始了新的尝试,芒果、花椒、烤烟……西番莲地里的“花样”不断增加。
危机中的转机
正当周亚玲的事业走上正轨时,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她的节奏。无论是鲜果还是加工厂生产的果汁,都没有人收购。农民地里的西番莲成熟后,收还是不收?
“我不能看着果子烂在地里。”周亚玲一咬牙,四处借钱,全数收购了农民的西番莲,并付清了所有款项。因为收来的果子卖不出去,2020年,她一共亏损了370万元,欠下了200万元外债。
穷则思变。周亚玲带着两名合作社社员,跑遍云南、福建、广西的基地、加工厂、销售商,一边努力寻找销路,一边学习先进技术。“仅云南省内,我们就跑了一个半月,差不多有15天没吃上一口热饭,经常一个面包、一袋方便面,就对付解决了。”周亚玲回忆道。
转机就在这其中悄然出现了。周亚玲在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名为“台农”的西番莲新品种,价格不但高于同规格的果品,而且品质还更稳定。“一个几百亩的基地,就能收入上百万元。”这给她极大的鼓励。2020年3月,“台农”落户合作社位于永兴村的基地,一年来,“台农”种植面积已扩大到5000亩。周亚玲说,她扭亏为盈指日可待了。
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周亚玲感慨地说:“这是一个风险和机遇并存的产业。一直以来,我心里面只想着,没有退路,只能往前冲,咬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产业不断成熟,带动增收的效应越来越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政和村脱贫户许发顺,在自家的3亩地里装备了滴灌设备,由于水、肥到位,每亩的纯收入达到1.3万元。
周亚玲却不因此停下步伐,新建的加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西番莲修剪下来的叶子、榨过浆的果皮都有了新去处。周亚玲说,她要再接再厉,带动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带领老百姓在奔向小康的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