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5 09:16:00
芳菲四月,走进山东省高密市胶河社区,可见沿途春花斑斓、水库碧波荡漾、十里梨园游人如织……一幅“路在林中、村在花中、人在景中”的田园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胶河社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全力推进农文旅融合、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乡村美、产业强、百姓富”的大美格局。
美丽道路添彩
在去往晏子公园的路上,眼前的色彩突然变得丰富起来:蓝天白云下,崭新的绿掩映着各种颜色的花朵,一片片、一层层,赏心悦目;红白相间的木栅栏、高大的蝴蝶路灯、鲜艳的标识牌,令人眼前一亮。“多彩”是胶河道路的标签,生态廊道、串珠式景观形成了一道道亮眼的路途风景线。
美丽道路给胶河群众带来了实惠。胶河社区东、南两面与胶州接壤,胶河社区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凸显。近年来,社区把优质产业项目沿交通轴线规划布局,在道路沿线串珠式布局生态农业、节会经济、观光旅游等新业态。随着“南山梨花节”“秋梨文化节”“高马赛事”等乡村旅游活动的举办,孟家沟水库、晏子公园、南山万松园等景区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胶河土豆、芋头、南山酥梨等“胶河农品”也由此走出了“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困境,成为金字招牌被大众认可。目前,全社区绿色农产品认证已达13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个。
幸福村庄宜居
“胶河张家庄,跟以前不一样,‘道德银行’建在村上,弘扬文明新风尚,群众致富奔小康……”这是胶河社区张家庄村居民自编的顺口溜。张家庄村是“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文明村,也是远近有名的“明星村”。该村实施的“道德银行”建设,将美丽庭院创建等人居环境工作“一揽子”装进“银行”,推动社会治理与环境整治同步推进、一体发展。
在胶河社区,拥有像张家庄村民一样幸福的村庄不在少数。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社区始终坚持“生态就是生命、环境就是民生、绿色就是福祉”的理念,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的难点、盲点、堵点逐项整改,并启用智慧环卫管理物联网平台,实行“村庄结对检查工作法”,做到常态化高标准整治、精细化管理。目前,胶河社区“美丽庭院”示范户达677户,18个村创评省级清洁村庄、美丽乡村,57个村全部达到省级卫生村标准。
脱贫攻坚富民
谢家屯村曾是胶河社区的省定贫困村,为帮助村庄摆脱贫困,社区从改善村容村貌入手,硬化道路、完善设施,激发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干劲。同时,社区发挥谢家屯村果树种植面积大的优势,通过聘请农技专家上门指导、争取小型农田水利扶贫项目、引进投资建设冷库等措施,化解种植技术、水源困乏、产品储存困难等瓶颈,扶持谢家屯村大力发展果园经济和观光旅游,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谢家屯村只是胶河社区脱贫攻坚路上的一个缩影。社区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抓手,通过建设万亩胶河土豆综合示范区、十里果品采摘长廊等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完善质量可追溯体系,叫响“胶河农品”品牌;借助区内4个国字号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引进中农锐科农业产业园、12396对农直播间、土地改良和土壤信息大数据平台等“四新”农业项目,搭起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骨架。
同时,社区推行“互联网+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拓宽增收路径。截至2020年底,该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982户1625人全部稳定脱贫,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1.9%。付兰玉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