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陕西民歌,唱起来……

2021-04-30 09:12:13   

    姚顺社(右二)和“小场曲”班社成员正在排练。

本报记者 黄敏 文/图

2006年,我省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统民歌中的文化记忆得以唤醒,民间艺术之美愈发彰显。随着保护力度持续加强,经过现代文艺加工与提炼,传统民歌焕发出勃勃生机,以“老腔新唱”的方式再现经典魅力。

“陕西民歌是老百姓自己的歌。这些歌,唱出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唱出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全省生态文化建设不可缺失的基因。”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已有近百种地方民歌列入四级非遗名录,“保护非遗文化,是为了保护这种文化传统的生存土壤,让其更有生命力。”

小剧种唱出新气势

4月16日,春深日暖,午后的村庄更显空静。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高池村,65岁的姚顺社骑着三轮车从地里赶回家,拿起手机一口气打了十几个电话,内容只有一句:“把手上的活先撂下,赶紧到家来,拿上家伙排练。”

等待期间,姚顺社麻利地换了一身行头:对襟褂,水桶裤,头扎白毛巾。接着,他拿出一把琴杆磨得光亮的老旧板胡,坐在院子里娴熟地拨动着。

片刻后,人员到位。姚顺社站在院子里郑重宣布:“咱们班社又有演出啦!大家最近辛苦一下,每天腾出时间加紧排练。”

没有人反对。算上姚顺社共12人迅速围坐一团,摆好场面,“好戏”便开唱了。“远看黄河白哗哗,圪里圪弯到这达,黑里白儿流不尽,哪达来下这些些……”质朴的表演,原生态的腔音,将一曲曲“小场曲”演绎得荡气回肠。

“小场曲”被誉为合阳版“老腔”,没有文本,依靠口口相传,在当地流传了千百年。与其他民歌一样,合阳“小场曲”承载着当地一代代老百姓的珍贵记忆,是一种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说唱艺术,极具感染力。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会唱“小场曲”的人越来越少。目前,合阳“小场曲”只有高池村这12位“传承人”,他们保持着最原始的唱腔,说唱弹拉样样都会,但50岁到83岁的“年龄组合”,让“小场曲”发展之路困难重重。

为让濒亡的“小场曲”重获新生,2015年,合阳“小场曲”被纳入渭南市非遗项目,这让姚顺社振奋不已。“‘小场曲’短而精,是黄河岸边的‘轻骑兵’。成为非遗项目,‘小场曲’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姚顺社说。

排练间隙,姚顺社告诉记者,2016年村里便成立了“小场曲”班社,从几名老人口中,整理出了15本老剧目,同时不断丰富内容,创新表现手段,让“小场曲”唱出新气势,展现新魅力。

“算上新编曲子,现在共有50多个曲目。有的取材于历史故事、群众生活,有的取材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们要一直唱下去,唱党的好政策,唱我们的新生活。”在姚顺社看来,任何一种民歌只有在传承中不断汲取新鲜血液,才能拥有恒久的生命力。

小山歌走向大舞台

“郎在对门(哪)唱山歌(呦),姐在房中(呃)织绫罗(呃)……”4月17日,紫阳县向阳镇富硒茶观光园内,正在田垄间采摘茶叶的几名茶农不时高唱山歌,淳朴的天籁之音吸引了很多游人驻足。

紫阳人爱唱歌,自古以来就有用歌声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习俗。作为“陕西省民歌之乡”,紫阳民歌流传久远,种类丰富多样,目前整理存留曲目5000余首。2006年,紫阳民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正式按下复兴的“启动键”。

为传承和发展紫阳民歌,紫阳县大力扶持民间文艺社团,每年安排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紫阳民歌演艺、创作和交流,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为民歌发展精准把脉,融合发展,不断出新,使紫阳民歌越唱越响亮。2019年,紫阳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紫阳民歌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和欣赏。

“紫阳民歌特点之一,就是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唱,而且唱腔各不一样。”今年72岁的何耀信是紫阳第一位民歌文化传承人,从传统登山小调、船工号子,到歌颂农村生活变化的新民歌,他收集和创作了许多民歌作品。“每一首民歌背后,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我们的传统文化要走向大舞台,先要从讲好故事开始。”何耀信说。

紫阳把民歌深植文化建设和特色产业领域,以融合促发展,让天籁之音穿越秦巴山水。紫阳民歌真正“走出去”,既体现了文化创新的蓬勃力量,又为我省民歌文化振兴探索出新路径。继紫阳民歌之后,镇巴民歌、旬阳民歌、西山酒歌、陕北民歌等许多别具风格的地方民歌,也随着非遗项目的启动和乡村振兴焕发出新活力,开始在大山之外的文化舞台大放异彩。

老曲调迎接新挑战

在我省民歌文化宝库中,陕北民歌一直是耀眼的存在。从产生到发展,一路走来,陕北民歌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基因,不仅在我省及周边省区经久不息,更是漂洋过海传至世界各地。目前,陕北民歌约有2.7万余首,许多民歌至今为人们所熟知。

2008年,陕北民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陕北民歌在各大舞台亮相,加上陕北各地涌现出的新生代民歌手,他们大胆创新,放声歌唱,更让陕北民歌“圈粉”无数。

尽管陕北民歌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和其他民歌一样,受人文、地域环境等限制,陕北民歌长期处于一种口传心授的传承状态,很少成书。陕北民歌同样面临人才队伍断层、传承机制缺失等问题和困境。

“老民歌手寥寥无几,年轻民歌手后继乏力。随着时代进步和现代文化的多样性,民歌传承问题日渐突出。”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负责人表示,只有通过对非遗资源抢救性挖掘、整理和开发,不断补齐发展断层,传统民歌才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手记

让传统民歌唱出新风采

■黄敏

民歌是记录老百姓生活的史诗。传承民歌,其实是抒发一段记得住的乡愁。

古往今来,陕西民歌带着特有的泥土芬芳,在这片孕育着文明与辉煌的土地上久唱不衰。作为独特的民间说唱艺术,陕西民歌题材丰富,涉猎广泛,涵盖了关中民歌、陕北民歌和陕南民歌三大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

目前,我省已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市、县(市、区)四级代表作名录,并对西安鼓乐、秦腔、陕北民歌等几十个项目进行抢救性记录,留下了许多珍贵资料,为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但传承还需要更多年轻人来传唱,融入现代元素就成了一种必然。我们应结合现代各种文化力量和行之有效的手段,更大力度地激活民歌资源潜力,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和开发,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其中,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同时,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各种活动和奖励政策,培育和壮大民歌传承新生力量,并立足现代文艺审美视角,努力把传统民歌打造成新的文化盛宴,让其经久不衰,永续传承。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