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2 11:10:45
乡村振兴,公路先行。作为连接城乡的“毛细血管”,农村公路不仅是群众出行的通达之路,更是通往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
日前,多彩贵州网记者跟随省公路局系统深入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鸡场大寨村、毕节市织金县实新乡新场村、六盘水水城区勺米镇鱼塘村、兴义市洒金街道办洒金村、黔南州长顺县鼓扬镇岩上村等地实地采访。
即日起,本网将推出【乡村振兴从“路”出发】系列报道,呈现全省公路系统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典型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同时将镜头对准新时代的贵州新农村,着力讲述公路服务农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和探索。
多彩贵州网讯 (记者 程曦) “铁子们,看过来,这是我们岩上村的土特产――绿壳鸡蛋,它不仅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也非常高,很有营养价值……”在黔南州长顺县岩上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公司的消费扶贫专区,面对直播镜头,岩上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健熟练地向网友们介绍着村里的农特产品。
驻村干部变身“主播”,为特色农产品“带货”。韦健欣喜地告诉记者,该平台的直播间粉丝已经达到了36万,每天仅绿壳鸡蛋就能卖1万余枚。
对着直播镜头,岩上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健熟练地向网友们介绍岩上村的土特产――绿壳鸡蛋
韦健说,他们做直播带货的底气来自于岩上村土特产的优良品质。而土特产能“出山”,全靠越来越发达的“四好农村路”,它连接了乡村,通畅了物流,使村里的优质农产品能及时从农村送到城市,也使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打通“毛细血管” 为乡村振兴铺设“快速道”
岩上村,位于长顺县鼓扬镇南部,全村共17个自然寨,25个村民组。从前人口居住分散,一个寨子与另一个寨子之间甚至没有道路连接。
“2015年,我刚到村里时,村里的路全是烂泥路,从县城开车到村里要1个半小时,从村委会开车到有的村民组甚至需要3个小时。”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行驶了几年,韦健的车受损严重,只能报废。
2018年3月,都匀公路管理局将胡令派往帮扶点岩上村任驻村干部。初到村里,胡令在韦健的带领下走村串户。
岩上村逐步实现进村道路、串户路硬化全覆盖,为乡村振兴铺设好了“快速道”
让胡令诧异的是,岩上村的两个寨子――岩上寨和岩下组,虽然间隔不远,却没有通路,岩上寨的村民要到岩下组,需要绕行一大段,走路得30多分钟。
“村里的种植基地都在岩下组周边,路不通,岩上寨的村民要到基地务工特别不方便。”仔细梳理后,胡令将岩上村情况汇报给了都匀公路管理局,申请资金为岩上寨和岩下组修建了800米的通组路。
随着贵州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的推进,岩上村逐步实现进村道路、串户路硬化全覆盖,为乡村振兴铺设好了“快速道”。
路网畅通 农村公路架起致富桥梁
路通了,有了发展产业的底气。
紧扣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长顺县在鼓扬镇建了一个红岩坝区蔬菜基地,种植了2000亩蔬菜,包括辣椒、小瓜、西红柿、茄子、黄瓜等。
长顺县在鼓扬镇建了一个红岩坝区蔬菜基地,种植2000亩蔬菜
“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行反包倒租,化整为零,实行单元化生产,提高了坝区土地利用效率,还增加了土地产出率。”韦健说,贫困户获得固定分红和效益分红的同时,还可以在基地务工获得收入。
村民在基地务工,有务工收入,还能有分红,腰包越来越鼓
路网畅通,为蔬菜的运输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今,红岩坝区蔬菜基地的蔬菜在经过种植、采摘、分拣、打包、过称、冷藏、运输等环节后,新鲜的蔬菜通过农村公路转运,直达大江南北,飞入千家万户,出现在深圳、广州、南宁、北京等地市民的餐桌上,实现了坝区蔬菜与餐桌“零距离”。
农村公路,架起了蔬菜基地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也成为了岩上村村民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