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铜麦"系列旱地小麦品种引领旱作种业高质量发展

——首届旱区小麦种业创新暨产业发展论坛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铜麦系列新品种发布会侧记

2021-05-17 11:34:43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伟千 李煜强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粮食安全有关战略部署,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种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思路,促进旱区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14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铜川市人民政府主办,铜川市农业农村局和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以"构筑种业创新平台 服务旱区粮仓建设"为主题的首届旱区小麦种业创新暨产业发展论坛在陕西铜川召开。

铜麦系列小麦品种发布会现场

论坛期间,作物生理学和作物栽培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仑,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景蕊莲分别围绕《旱区小麦产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小麦抗旱节水种质创新与利用》发表了主旨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主持了主旨报告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张睿、张正茂、谢惠民、胡银岗等4名行业专家分别以《渭北旱地小麦生产能力提升的几个关键技术》《中亚小麦种植资源评价与利用》《旱地小麦商业化育种战略解读与体系建设实践》《小麦抗旱性改良的生理生化分子基础》进行了学术交流与培训。铜川市种子管理站站长冯艳莉作了《铜麦系列旱地小麦品种选育汇报》。

与会嘉宾就新形势下小麦抗旱节水种质创新与利用及旱地小麦育种研究的重点方向和任务、旱地小麦育种栽培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旱地小麦栽培技术集成模式推广与经验等相关内容进行交流和研讨。

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卜建军参加论坛

"粮安天下,种筑基石。"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农业的芯片。"

"'铜麦6号'最典型的特征是抗病、抗倒、耐旱、丰产性好。"

"今年'铜麦6号'预计亩产是504.75公斤。"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我们始终严格把守种子质量关,生产优良的小麦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做出最大的努力。"

论坛期间,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铜麦系列旱地小麦品种受到了参会嘉宾的高度赞扬。

在旱地小麦新品种发布及铜麦6号推广研讨会上,公司董事长卜建军介绍说,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研发是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种质资源决定企业发展。公司始终坚持技术领先战略,集聚资源重点打造企业科研及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并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早在十多年前,陕西大唐种业在建立自己科研团队的同时,就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关系,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21个,合作选育品种2个,以抗旱、节水、节能,优质、多抗、高产为小麦育种目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种专家及铜麦系列育种人组建4个育种课题组。在省内外建有3万多亩良种基地,已发展成为以小麦、玉米种子研发、生产、加工、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企业。

卜建军向与会专家介绍铜麦6号生长情况

在对外交流方面,与埃及农业农垦部签订《关于建设中埃农业技术研究示范基地》项目,董事长卜建军多次赴埃及考察、学习和指导,与国外同行们进行技术交流。承担陕西省政府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友好省州合作项目,作为建设单位,负责中美内布拉斯加(杨凌)农业科技园建设。

卜建军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目前,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在杨凌、泾阳、海南分别设立三个研发中心,已在铜川市开始建设旱作种业创新产业园、省级旱地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旱地作物育种中心、旱地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同时联合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铜川试验示范站。

经销商谈铜麦6号市场销售情况

据了解,2015年6月19日,铜川市印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测产"铜麦6号"单产达到了1352.18斤,创旱地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海阔潮平风正劲,奋起扬帆正当时,乘着国家实施打好种业翻身仗重点战略的东风,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