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他们的做法是这样的

2021-05-18 09:39:00   

启动仪式现场

新楼房村党总支书记赵吉飞

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宋福如

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助力由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办的“我帮农民建良田”活动,向云南省曲靖市酸化土壤治理试验示范捐助有机硅功能肥54吨

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向云南省曲靖市马鸣乡新楼房村农户捐赠有机硅有机肥100袋

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考察有机硅功能肥在西蓝花上的使用情 况

技术座谈会

文/图 梁军锁

人世间什么最珍贵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想提一个问题,人世间什么最珍贵?

也许答案很多,但我们人类要生活、要生存,就离不开土壤,这是基础。

所以说,人世间最珍贵的资源就是土壤,再具体一点就是良田。

我们每天吃的粮食、水果,就是良田对于我们人类的恩赐。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能深刻理解下面这个活动的重要意义了。

高度重视

为了贯彻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有关要求,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联合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于2021年5月8日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马鸣乡新楼房村成功举办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我帮农民建良田”实践活动的启动仪式。

对于此次实践活动,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十分重视,主任谢建华亲自带队深入基层,走进新楼房村的烤烟、西蓝花和玉米的试验、对照、示范田地,了解该村酸化土壤实施改良情况,确保把“我帮农民建良田”落实办好。

干工作,只要大家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就会取得好成绩。

他们是这样做的

那么,新楼房村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他们是怎样改良酸化土壤的呢?为此,笔者采访了新楼房村党总支书记赵吉飞。

赵吉飞表示,新楼房村是春耕秋收、靠天吃饭的农业村,耕地面积6572亩,其中红壤6135亩。

2019年7月,新楼房村实践探索了“党总支+公司+合作社+生产组+农户”的联产联利新机制,成立了曲靖市马龙区新楼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采取农户统一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分红受益的方式,以1亩1股为标准,集中全村300户5067亩土地,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统一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引领农户增收致富。

对于全村酸化土壤的改良,实施时间为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酸化土壤改良目标为,通过开展“我帮农民建良田”活动,实现全村酸化土壤改良技术全覆盖,“治酸土+”技术模式进一步完善,全村化肥施用量减少3%,农作物产量增加10%以上,农产品品质有明显提升,亩均增加收入300元。

具体酸化土壤改良工作是这样开展的:

1、举办技术培训。对全村主要劳动力进行酸化土壤改良技术培训,让参与者掌握科学的技术方法。

2、取土化验分析,总结积累成果。酸化土壤改良前后,完成取土化验分析40个样本,总结经验成果,为全国推广成功经验做好第一手资料。

3、做好360亩的核心酸化土壤改良示范田。发挥示范田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酸化土壤改良工作快速发展,圆满完成。

4、开展酸化土壤改良试验2组、同田对比示范3组。试验作物为玉米、西蓝花,示范作物为玉米、西蓝花、烤烟。每种作物示范面积不低于5亩。试验、示范肥料为有机硅有机肥+有机硅治理酸性土壤功能肥+有机硅高塔肥+有机硅磷酸二氢钾。

赵吉飞讲,以上酸化土壤治理、改良,采取“酸化治理+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以使用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制、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硅功能肥”为主来改良酸化土壤。

科技创造未来

“有机硅功能肥”是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宋福如几十年专注于“有机硅新材料应用于肥料领域”的科技创新的专利产品,袁隆平院士曾欣然题词“硅谷肥料,中国创造”。

云南地处热带、亚热带,酸化土分布广、面积大,一直是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瓶颈,探索改良培肥酸化土壤是农业发展的千秋大业。

看来,“硅谷有机硅功能肥”在助力超级稻取得高产、治理盐碱地取得成功后,又肩负起了“改良培肥酸化土壤”的使命。

支持单位: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

招商热线:0310-6630807 19133021668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