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新疆花卉产业吐芬芳

2021-05-19 08:50:08    曹华

眼下正是新疆鲜花盛开的季节,当人们将目光聚焦在山花烂漫的野外美景时,在城市周边的大棚里、乡间的田地上,人工种植的各色花卉也竞相盛开,成为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美丽产业。 

各地兴起“花经济” 

4月23日,记者走进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上拜什温村月季种植基地,看到花农们正忙着将地里的月季移栽到花盆中准备销售。 

2016年,上拜什温村成立专业合作社种植花卉,短短5年时间,合作社已壮大为拥有100多个月季品种、年产花苗100余万株的规模化生产基地,成为伊犁河谷最大的月季种植、批发基地。 

在和静县哈尔莫敦镇查茨村,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支持下,村里成立了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15座花卉大棚,由合作社统一管理、销售。大棚里育有矮牵牛、金盏菊、鸡冠花、一串红、大丽花等十余个花卉品种,每年“五一”“十一”前后出圃,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等。 

作为新疆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乌鲁木齐市明珠花卉市场销售的自产花卉占比达到了85%以上,其中,草花全部自产,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新疆花卉从调入向自产自销的转变。2019年,乌鲁木齐市明珠花卉市场客流量超过300万人次,实现交易额14亿元。 

“新疆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花卉生长条件不如内地,因此,花卉产业要比内地发展缓慢。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化美化、家庭和个人观花赏花,都有了一定的需求,有力推动了新疆花卉产业的发展。”自治区花卉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新疆花卉种植已在南北疆得到大力发展,其中,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是较为集中区域,涵盖了大田花卉、室内花卉、鲜切花以及观赏苗木等。 

据自治区花卉业管理中心统计,2020年,新疆花卉种植面积达42.6万亩。 

种植花卉增收路宽 

4月28日,45岁的花卉种植户王会彩在乌鲁木齐市明珠花卉市场的摊位上忙着招呼客户,月季、食用玫瑰等各种花卉摆满了摊位。“老板,爬藤月季有吗,我们单位搞绿化,要的比较多。”一位客户询问道。“有,我们的种植基地在五一农场,你可以实地去看看,保证您满意。”王会彩说。 

王会彩2005年从老家来新疆创业,历经十多年的打拼,完成了从走街串巷的卖花小贩,到拥有15座花卉大棚的种花大户的转变,其事业发展和收入增长的背后,是新疆花卉产业的持续繁荣。 

“记得刚入行时,我也不会种花,只好和老公开着微型面包车走街串巷卖花。当时,市场上买花的人没有现在这么多,花的品种也单一,一盆花也就卖个10元、15元的样子。”王会彩说,“最近几年,乌鲁木齐周边种花的农户越来越多,五一农场、三坪农场、六十户乡、南山等地都有大棚花卉种植,品种也越来越丰富,盆花、草花、鲜切花都有。” 

据乌鲁木齐市明珠花卉市场统计,目前,乌鲁木齐周边有6000多户农民种植着3万多亩各类花卉。 

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上拜什温村月季种植基地销售负责人马秀玲说,种植基地有固定员工20多名,农忙时可达到六七十人,通过发展花卉种植,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而和静县哈尔莫敦镇查茨村的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了20余人就业,每到花卉出圃的时候,每天用工量达到100多人,也成为附近乡镇村民打工的好去处。 

近年来,叶城县恰萨美其特乡欧吐拉亚巴格村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村民收入稳步增长。202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5万元。大棚里争奇斗艳的花卉已然成为村民眼中的致富花。 

记者从自治区花卉业管理中心了解到,近年来,新疆各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其中,花卉种植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产业优势日渐凸显 

尽管新疆在花卉品种、规模、人才和技术上都与内地有较大差距,但在花卉精深加工与向西出口方面,新疆有着独特优势,这也是未来新疆花卉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突破口。 

精深加工方面,目前新疆已形成南疆和田玫瑰、北疆伊犁薰衣草两大花卉精深加工基地。和田地区玫瑰种植面积已近6万亩,拥有国内连片规模最大的玫瑰原料种植基地,建立起了现代化的精深加工生产线,形成了从培育、种植、采摘到收购、加工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可以生产玫瑰花系列食品、日用品、保健品等众多系列产品。而在伊犁州,薰衣草不仅实现了精深加工,还带动了旅游等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近年新疆花卉产业的闪亮名片。 

面向中亚市场出口是新疆花卉产业发展的另一大亮点。2017年,霍尔果斯宏程花卉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客商签订850万元的花卉出口协议,由该公司在伊犁建立花卉种植基地,向阿拉木图市场供应蝴蝶兰。 

“合同签订后,我们连续两年向哈萨克斯坦出口蝴蝶兰,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时中断。2021年我们在积极做准备,争取尽快恢复向哈方的花卉出口。” 该公司负责人宋桂艳说。 

宋桂艳非常看好新疆向中亚市场出口花卉,中亚各国都是花卉消费大国,但因地理、气候以及设施设备、技术等多方面原因,本地花卉产量有限,大部分花卉依赖进口,价格普遍较高。“伊犁州气候适合花卉种植,而且又有区位优势,再加上近年来已成长起来的许多花卉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具备了向中亚市场稳定出口花卉的条件,未来伊犁州花卉出口大有可为。”宋桂艳充满信心地说。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