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非遗技艺遇到十四运会,能擦出啥火花?

2021-05-19 10:52:27   

赵晨

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记者 赵晨摄

今年西安将举办十四运会。在这场盛会的感召下,我省非遗传承人纷纷献礼,他们各显身手、各尽其能,呈上一份文体融合的饕餮盛宴。

西安剪纸

一幅长220厘米、宽90厘米的画卷徐徐展开,精致细密的剪纸技法让只有红白两种配色的纹理显示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自下而上,蛙纹、盖碗、桃子、佛手瓜、鱼纹、和平鸽等意象串联起来的生命树,将十四运会的生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幅画卷名为《喜迎十四运 志愿新时代》,作者是一位叫肖瑛的肢体残疾人士。

今年60岁的肖瑛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身材娇小的她气质温婉,眼神却坚定而自信。自幼喜爱手工制作的她,退休后通过深入学习和勤奋实践,如今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剪纸”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作品中的力量一部分来源于传统文化,另一部分要展现时代精神。”肖瑛认为。在去年得知西安将举办全运会后,她和西安市雁塔区残健同行残障服务中心的伙伴们非常高兴,希望能够通过作品为全运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于是,肖瑛不断构思、设计,想要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全运会精神融入作品。在她所创作的“秦岭四宝”中,传统文化的元素可见一斑。“葫芦、鱼纹、蝴蝶、石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具有喜庆、吉利、多子多福之意,这些纹饰环绕着‘秦岭四宝’,寓意着运动精神生生不息。”肖瑛说。

此外,肖瑛还创作了一系列与残特奥会相关的作品。在一幅展示残疾人运动的剪纸作品中,轮椅跑、轮椅篮球、羽毛球等一项项残疾人运动项目的形象被创作成精美的剪纸艺术品,展示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幅作品是由我带领西安市雁塔区10余位残疾人共同完成的,大家每个人负责一部分,我们不仅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大家庭一般的温暖、朋友间的温情,更想激励更多残疾人朋友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热爱公益。”肖瑛说,“希望能通过剪纸作品展现残疾人的精神风貌,为全运会、残特奥会加油。”

梁平安和他的十四运会关中葫芦作品。

关中葫芦

葫芦在传统文化中寓意福禄,自古便是吉祥的象征。今年70岁的“关中葫芦技艺”传承人梁平安为庆祝全运会的召开,制作了大大小小20余件葫芦作品。

一个高35厘米、最大直径20厘米的葫芦上,用小刀雕刻出全运会会徽,会徽下用烙画形式创作的“秦岭四宝”图案栩栩如生。退休后被返聘的梁平安,利用业余时间,花费10天左右,完成了这一得意之作。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很费心力。在葫芦的肚子上轻轻画好草图,用雕刻刀根据线条雕刻,在空白处进行镂空,之后便是漫长的精心雕琢。下刀的轻重拿捏、设计的毫厘把控,对作者都是不小的挑战。

“非遗文化要根植于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中,也要在时代的主旋律中彰显价值。所以这次西安召开全运会,我们非遗人必须要有所作为。”梁平安说,“通过我手工制作的作品,希望能够传达出在家门口举办全运盛会,我们每一位市民骄傲和期待的心情。”

“千年古都,常来长安”作品由8个大小相近的葫芦串接而成,红色的中国结在首,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每一个葫芦上都精心雕刻着字,在字的背面还刻着西安的古迹。“创作这个作品是想表达出西安人民欢迎全国人民光临十三朝古都,来看全运盛会。”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