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1 15:51:00
种子是蔬菜的“心”,是农业的“魂”,孕育着希望,包含着力量。一粒种子能够改变一个产业,一个品种可以富裕一方百姓。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永远离不开种业,任何一种农作物的种植都必须以种子为基础。随着现代种业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种业从总体上来说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和上市公司,在国内种业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打赢种业翻身仗,更加少不了“寿光模式”。
▲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
孟夏时节,万物并茂。小满节气前夕,“全国农民报总编辑看寿光乡村振兴”大型调研采访活动在山东寿光启动,记者一行在寿光蔬菜小镇、菜博会、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等地,实地调研了种业发展现状。
种博会上,“金种子”从这里走向世界
一踏入山东寿光地界,映入眼帘的便是田野中成方连片的蔬菜大棚。蔬菜大棚里,青翠欲滴的黄瓜、娇艳诱人的西红柿……还有旁边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菜农在大棚里忙碌着。在调研采访活动启动地蔬菜小镇的东北侧,建有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的种质资源库与实验室。
寿光蔬菜种业集团作为寿光本土成长起来的一家专注于蔬菜育种的企业,坐拥“中国蔬菜之乡”得天独厚的蔬菜资源,2013年,寿光蔬菜种业集团开始举办中国(寿光)设施蔬菜品种展(种博会前身),致力于搭建国内外互通互联、资源共享的国际蔬菜良种展示、成果转化、信息交流平台。
“种博会上,地展品种的生长情况、品种抗性、果型大小、口感等数据即时上传储存,实现生产种植和展示推广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储存和处理,让国内外参展企业能随时随地查看新品种。”寿光蔬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蕾告诉记者,作为全国最大的设施蔬菜展会之一,种博会已连续成功举办14届,累计参展单位3400余家,展示国内外34115个品种,推选出904个优良品种推广,搭建了国内外互通互联、资源共享的国际蔬菜良种展示、成果转化、信息交流平台,为推动国际蔬菜种业合作交流开发、开放发展、创新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2021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秋季博览会拟定于11月20日-11月23日在寿光蔬菜小镇举办,地展区设27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馆展区4000平方米。全面展示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成果,实现数字化展览展示。展会期间,将邀请国内外育种专家、一流种业企业参与,举办品种评价、成果发布、品牌推广、展览展示和经贸合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集展览展示、贸易洽谈、行业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种业盛会。
“菜篮子”育出“好种子”
寿光的“菜园子”何以成为全国的“菜篮子”?“寿光模式”就是“最好的回答”。
5月17日,采访团来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近年来,研发中心一直致力于将国家层面的资源、力量造福当地蔬菜产业,让寿光蔬菜成为了“一道硬菜”。据负责研发中心日常工作的寿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伟介绍,这里已建成蔬菜分子生物、细胞工程、植保、园艺作物种苗繁育等4个实验室,建成了微生物组学技术、番茄遗传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分子生物育种、菜病综防技术等8个研发团队。
▲寿光蔬菜种业集团的种质资源库与实验室
作为科技与产业优势结合的产物,研发中心自成立以来,更是在品种研发上成绩突出,先后吸引蔬菜花卉研究所的17个课题组、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中心开展科研工作,育成多个蔬菜新品种,其中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调研采访研发中心实验室
采访团还采访了潍坊科技学院种业研发团队、金投田柳园区等地,对寿光种业科研、市场化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近年来,寿光一直在探索农业特别是蔬菜种植产业的现代化种植方法。通过多方努力,寿光市正在走上一条将种苗生产、研发作为突破口,改善地方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农户收入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得益于寿光蔬菜育种的良好氛围,一粒粒“金种子”从寿光走向全中国,走向神州大地,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中国饭碗”的底座越筑越牢。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闫瑜涛 通讯员:王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