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红色引擎”添动能 产业扶贫“拔穷根” ——记广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铁山港区南康镇

2021-05-24 09:35:45    劳文静

走进南康镇,只见水泥路四通八达、宽阔平坦,串起各个村落;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扶贫产业遍地开花,群众的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这几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乡村道路40多公里,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解决了各村村民出行难问题。”南康镇镇长劳庆蓉说。

“十三五”初期,南康镇有贫困村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928户3888人,其中黄丽窝村更是北海市唯一的深度贫困村。

为了帮助群众早日“拔穷根”,南康镇积极构筑“一网覆盖、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建立帮扶联系人—包村干部—挂点领导—乡镇党委书记、镇长的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将928户贫困户3888名贫困人口、735名帮扶联系人、105名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12名党委班子领导成员紧密连接在一起。在网格化管理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实行村委干部、驻村队员每天一碰面,重点难点问题每天一反馈,行业部门每周一例会,帮扶联系人每月一清单,组建一支能干的扶贫专业队伍,织密脱贫攻坚网格。“我们根据每个月的工作重点和各村实际制作‘帮扶清单’,帮扶人根据清单上的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从而大大提升扶贫的实效。”时任南康镇副镇长张家敏说道,在四级“网格员”的共同努力下,南康镇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4.96%降到2020年的零。

南康镇坚持“红色领航”,将健康扶贫纳入“一月一清单”,建立健康扶贫档案,推行全覆盖代缴医疗保险,全镇贫困人口参保率100%,548名贫困人口完成特殊门诊慢性病认定,有力地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存生活状况。

南康镇还在秋风塘村创新建立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扶贫示范基地,率先形成托养、扶贫、康复训练、庇护劳动“四位一体”的集中托养服务模式,并聘请部分贫困户家庭成员作为护理人员,实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的目的。目前,托养中心累计吸纳托养重度残疾人10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8人,既破解重度残疾人脱贫难题,又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难题。

为了让群众的生活得到充分保障,南康镇积极推进危房改造工作,以“一户一策”“多支一点”等多种资金筹措方式,累计投入1100多万元资金,推动了523户贫困户参与实施危房改造;筹集409万元补助资金,为172户贫困户实施了住房整改提升,群众住危房现象全面整改清零,实现从“忧居”到“优居”的转变。如今,该镇群众真正实现了“上得起学、看得起病、有安全房住、有放心水喝”。

群众的生活有保障了,生活质量也要跟上。为此,南康镇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因地制宜加快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为了增强群众的“造血”功能,该镇以创业孵化为抓手,投入534.1万元资金,与北海市德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建设黄丽窝村梦想创业孵化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创业基地+金融+贫困户”模式开展产业扶贫,搭建集培育、种植、技术指导、培训、销售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创业孵化平台,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产业+就业”的脱贫之路。截至目前,该基地累计吸纳250户农户入驻创业,直接带动就业600多人,创业较早的贫困户均实现年营利收入8万元以上。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