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翼城县西阎镇人大代表:助力香菇种植 带动群众致富

2021-06-08 14:27:40   

五月的古镇西阎流水潺潺、鸟鸣呦呦、山花烂漫、松涛阵阵,宛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这幅美丽画卷中,最动人的是那一棚棚、一排排的香菇,是香菇棚中那些辛勤劳作,幸福洋溢的菇农。截至目前,翼城县西阎镇全镇实现香菇生产600万棒,产值多达6000万元,带动群众就业3000余人,有力地夯实了全镇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西阎镇地处沁水、绛县、翼城三县结合处,位于中条山带历山腹地,全镇森林覆盖率高达93%,是纯山区乡镇。近年来,由于煤炭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全镇面临缺乏支柱产业,群众致富缺乏门道,未来发展形势严峻的状况。

“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找准产业发展突破口”一直是西阎镇历届党委政府的首要职责,也深深牵动着该镇每一位人大代表的心。2019年6月,西阎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全镇人大代表围绕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深入全镇八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150户香菇种植大户,三家香菇种植合作社。尤其是这150户香菇种植大户,更是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户按出1-2名劳力,每户每年可种植香菇2万棒,每棒产香菇1公斤计算,每户每年可收益20余万元,而且半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及有劳动能力的空巢老人均能够参与到其中,老人在家就有活干,有收益还不耽误照看孩子。“绝对是好项目,值得推广”,参与调研的几名人大代表异口同声。并且有几位人大代表当即表示也要种几棚试试。

随后,在镇人代会上,侯东升、李维云、侯涛等13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 “出台优惠政策,继续壮大香菇产业”的建议,被镇人大主席团列为一号建议进行督办。自此,西阎镇香菇种植业进入了规范、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香菇种植的良好效益深深地吸引了参与调研的各位人大代表,侯东升就是其中一位。调研结束后,他就偷偷瞒着尚未过门的妻子,用结婚的彩礼钱又新建了十个香菇棚,他利用自己在荆楚理工学院学到的生物工程等专业知识和西阎镇良好的气候条件及人力方面的优势,投资50余万元开始了扩大香菇种植规模。人手不够,他就召集家人及附近邻居共同劳动,带领13户群众种植香菇26万棒。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2019年秋,他种植的香菇共计出菇20余万公斤,按照每公斤10元计算收入达200余万元,一举收回了前期投资成本。带动的13户种植户也收获颇丰。数着沉甸甸的票子,看着硕大圆润的香菇,他们满意地笑了。

侯东升等镇人大代表在种植香菇示范引领带动的同时,始终思考如何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香菇种植上来。

集中培训,现场示范,手把手传帮带。通过采取每周一次集中培训,每个环节都现场示范的方式,手把手教会香菇种植关键技术,使群众牢牢掌握要领,并且用通俗易懂的口语,编成“三句半”“顺口溜”,订成实用的小册子,每期都免费发放给种植户。通过“课堂学习和现场指导”,群众逐渐丰富了香菇种植经验,掌握了香菇种植技术,增强了他们继续扩大种植香菇的信心和决心。

创建平台,夯实基础,统一集中规划。侯东升等镇人大代表向西阎镇政府提出了 “注重规划、夯实基础、创建集中发展平台”的建议。该建议得到西阎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迅速采纳。2020年初,西阎镇政府在原来香菇发展的基础上,在西阎村至曹公村投资3000万余元,规划建设了 “古镇西阎特色山珍十里产业走廊”,并修建了蓄水池、冷藏室、实验室、制菌棚等配套设施,架设了电路,修建了卫生间、垃圾池等。通过流转和租用群众土地建棚,免费让香菇种植户使用,有效调动了广大群众种植香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古镇西阎特色山珍十里产业走廊”“古镇西阎菌种培育中心”“古镇西阎香菇冻干项目”等均已建成,全镇香菇生产实现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香菇种植大户达到500余户,年产菇棒600万棒,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