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 14:38:51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刘欣宇)陕西省小麦最近进入集中收获期,各地抢抓有利天气,120万台套农机设备投入三夏会战,多措并举强化粮食作物机收减损,确保1448万亩小麦颗粒归仓、丰收到手。
据了解,我省今年夏粮呈增产趋势,预计全省夏粮播种面积1660万亩、总产466.86万吨、单产281.24公斤,分别较上年增长0.27%、2.95%、2.67%。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448.3万亩、总产428.55万吨、单产295.9公斤,分别较上年增长0.14%、3.7%、3.56%。据农情调度,截至5月31日,全省已收获小麦19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3.5%,预计6月12日前关中灌区完成大面积收获。
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主任范海龙:“今年‘三夏’已经全面铺开了,要组织小麦机收1400万亩、机播玉米800万亩,确保夏粮的颗粒归仓和秋粮的丰收基础,来保证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
渭南市大荔县明堂农机秸秆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郝明堂:“给老百姓给种粮大户解决了用机难、拉粮难的问题,今年跟这些种粮大户,我们提前签单,大约签了两万多亩。”
小麦机收是夺取夏粮丰收的收官之战。在近日渭南举行的“三夏”农机化生产暨小麦机收减损现场会上,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各地强化“减损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减损就是增供、减损就是增效”理念,落实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关键技术措施,积极开展机收作业质量监督检查,最大限度减少粮食作物机收环节损失,促进全年粮食丰产丰收。
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总站站长王延宏:“主要检测三个参数,第一个就是收割的割茬高度,这个要求不能超过15公分。第二就是生产率,机子要正常作业速度,进行收割作业,第三总损失率不超过1.2%,所以我们的检测结果,目前来看还符合这个国家方案的要求和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