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 14:49:51
仲夏时节,正是猕猴桃浇灌的关键时节。一大早,大寨街道杜寨村的梁全喜就来到自家猕猴桃地准备浇地。“以前用的是老机井,三天两头坏。今年多亏政府给咱新修的机井,这下子浇地方便很。”
杜寨村有近200多亩的猕猴桃地,过去由于农田基础设备不到位,群众常常为浇地而发愁。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了解情况后,杨陵区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对村上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摸排和修复。“我们通过调研之后,只有在杜寨村新打一眼机井,才能缓解群众的浇地难题。我们多次召开了协调会,对电力、土地等进行了协调,尽快推进这项惠民实事。”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5月30日,新打的机井正式投入使用,看着源源不断水流淌到田地里,村民心里美滋滋的。“过去浇地得五六个小时,现在不到两小时浇完”。
今年以来,杨陵区农业农村局聚焦群众生产难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把事实”活动,依托建设项目,在农村基层开展强基助生产行动,通过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及排水管网建设、生产道路修筑、农田输配电输送等项目,使得村民的生产难题迎刃而解。截至目前,全区共新铺设灌溉管道近10公里,实施喷灌高效节水500亩,修复机井10眼,新打机井2眼、硬化生产道路11公里、平整土地550多亩,有效提升了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为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打好耕地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把党史学习教育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立足实际,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我们初心和使命践行在田间地头。”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荣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