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两山实践”的卯寨样本

2021-06-11 09:54:13   

“取一杯天上的水,照着明月人世间晃呀晃,爱恨不过是一瞬间,红尘里飘摇……”BGM(背景音乐)是一首很“上头”的《大风吹》,十几个人站在“网红桥”上,双腿稍微弯曲,左右关节向左向右有力地带动水桥左右摇晃。

▲毛主席巨幅塑像

神曲配上魔性舞步,桥面摇晃,稍微支撑不住就会掉落水里,引得游客欢声笑语……

这就是常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平台霸屏的“网红桥”,在其周围的山山卯卯,还镌刻10个大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它在哪里?原来就在高原上美丽的乡村之一——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卯寨文化旅游景区。

▲卯寨景区大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卯寨景区党总支部书记李连和这位“大当家”的带领下,卯寨由一个靠天吃饭的“穷山沟”变成旅游富民的“金窝窝”,成为习近平“两山论”指导下“两山实践”中的一个精彩样本。

从“吃锄头饭”到“吃旅游饭”

“卯寨蝶变”的背后,离不开李连和这面“旗帜”的引领。

在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的卯寨文化旅游景区,记者见到了正在大棚内忙碌的李连和。这个只有高中文化的60岁老人,却是村民眼中德高望重的“大能人”。

“作为党员应该干啥?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功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对社会有所贡献。”李连和表示,“从小我就受过苦,总想有一天能摆脱贫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把周边村带起来,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李连和接受记者采访

李连和出生在高庙镇卯寨沟的新庄村,1977年高中毕业后的他回乡务农,7年后走出大山外出打工,“打工赚的钱可比种地多。”李连和暗自发誓,要率先摘掉贫困帽子。

1986年,李连和组建了劳务公司,带领乡亲们走南闯北,公司在逐步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富了一部分村民。

2008年,他回乡看到家乡的乡亲们还在过着清贫的苦日子,就决心建设家乡,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李连和告诉记者,“以前是‘靠锄头吃饭’,我们一直在琢磨怎么利用现有资源发展产业,我走了好多地方,问了好多专家后才发现,最适合的就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周围的山上还是光秃秃的,你看看这座山上漫山遍野的绿树,都是李书记带领乡亲们种的。”据卯寨文化旅游景区总经理李宏伟介绍,他们雇用大量劳动力上山植树,用十几年时间,花了四千多万,让卯寨沟东西两侧3600余亩的荒山荒坡,变成了绿树成荫的“绿洲”。

有了好风景,不愁没“钱景”

“抬头望见北斗星,日夜想念毛泽东。我们集体商量后决定,不能与别的地方一样供奉关公和财神,而是要在山上建毛主席塑像和纪念馆。因为,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卯寨景区发展的这么好,离不开党,离不开政府。毛主席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只要一提起毛主席,李连和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有讲不完的故事,有表达不尽的感慨!

目之所及,皆是变化。一座座具有河湟文化的气派庄廓,一幅幅墨香氤氲的书法碑林,用绘画、浮雕再现出的河湟美景,高大的木质楼内,是九曲回廊、水榭亭台……

▲李连和下定决心要种树,让家乡的荒山绿起来,美起来

“有了好风景,不愁没‘钱景’。”卯寨景区新庄村村委会主任李积全认为,这些年,李连和累计投资1.2亿元,打造了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采摘、农家乐为一体的卯寨文化旅游景区,让村民们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腰包也越来越鼓。

打工家门口,就业村里头

从建设景区开始,李连和就亲自安排本村和周边村的剩余劳动力到景区务工,在阶段性重点项目建设时,吸纳800余名劳动力务工,每人每月可以收入近3000元钱。

景区建成后,景区的服务管理、保洁等岗位,都吸纳安排了本村或周边村庄农户和贫困户就业。截至目前,120多名农户在此长期务工就业,1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务工。

▲李连和扛上铁锨,每天从山下到山上

吃上旅游饭,日子比蜜甜。“一件件、一桩桩,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以前没有工作,主要在家务农和照顾两个孩子,每年只有不到五千元的务农收入。”卯寨文化旅游景区的前台服务部部长祁桃花介绍,现在她每个月有3200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业也能照顾到正在上学的两个女儿。

自己富,不算富,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才算富。李连和鼓励周边农户开办农家院、小餐馆、特色种植和休闲农事采摘观光等。“发展旅游后,游客多了,我们种植的无公害西红柿、辣椒、洋芋、樱桃、核桃等,也不愁卖不出去了。”新庄村樱桃种植户李元有说。

▲王进合带记者参观自家猪舍

据高庙镇扎门村党支部书记、海东市乐都区进合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进合透露,李连和在带领乡亲们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致富的同时,还热衷于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捐资赈灾、扶贫帮困、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等各项社会公益性活动。多年来,李连和共资助了9名贫困大学生,6名学生已完成了学业,并走上了工作岗位。

如今的李连和,头上的白发也更多了。他笑着说:“只要百姓不愁吃喝,我头发白了也高兴。我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发展好卯寨文化旅游景区,我要让景区一天一小变,一周有大变,这个景区可是要养活我们这一方水土的乡亲们啊。”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一个富裕、和谐、美丽的卯寨,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行。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闫瑜涛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