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7 10:49:37
进入5月中旬以后,受临储小麦投放暂停、不良气候影响新作生产、市场对远期价格较高预期等因素影响,国内小麦价格拐头上行;面粉价格获得一定程度支撑,制粉副产品价格继续维持上涨态势;临储小麦在5月首周交易后即暂停,是继2018、2019年夏收期间第三次暂停。纵观当前供需格局,预计今年夏收形势较为复杂,在“高开”呈定局的情况下,后期走势存在分歧,总体来看,今年新麦收购市场不缺机会,但也存风险。
陈麦反季上行
新麦高开上市
5月中旬之后,国内主产区小麦行情一改前期弱势低迷态势,市场价格快速提升,大有和往年趋势“背道而驰”的意味。至5月下旬,山东、河北、河南北部等华北产区陈麦价格升至2560-2630元/吨,江苏、安徽及河南中南部等黄淮地区陈麦价格也提升至2520-2580元/吨,相比上月同期上涨40-80元。
促使行情回涨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临储小麦暂停投放收紧了市场供给渠道。二是5月中旬在江淮、黄淮产区的短期强降雨及强对流天气,以及下旬在河南中北部部分产区的大风冰雹天气让相关地方的新作小麦产量和质量受损,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看涨预期。三是部分省市对新小麦的储备招标竞价以及饲料养殖企业对新麦的远期采购价格已经进入2560-2620元/吨区间,基本可以看做是后期价格方向的“实锤”,对于正在使用的陈麦来说没有道理不跟进。
至5月下旬,湖北收割面积明显扩大,已上市地区的烘干小麦(水分在13.5%左右)装车价多在2240-2300元/吨,容重在720-740克/升,但毒素超标情况明显;安徽滁州、安庆等地的自然晾干的小麦装车价在2320-2360元/吨,质量良好,容重在750克/升左右;河南南阳也有零星小麦上市,潮粮(水分30%-35%)的装车价在1700-1800元/吨,质量良好,容重在740-770克/升。
收购形势复杂
新麦价格上行受限
根据当前市场情况,今年夏粮收购形势相对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气候因素影响较多,特别是近段时期南方降雨频繁,北方也遭遇短期的极端恶劣天气,都对新季小麦的生产和收获带来较明显的影响。二是入市采购的主体增多,且背景复杂,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除了传统的面粉加工企业、贸易商和储备库,今年的饲料养殖企业也将高度参与新麦收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社会资本、跨界经营的企业或行业都跃跃欲试。三是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前4个月我国进口小麦383万吨,同比提高134.7%;而进口玉米则高达858万吨,同比提高301.2%,且已超过720万吨的关税配额。
进入6月,新季小麦即将大量收割上市,价格“高开”几无悬念,但是否“高走”尚存分歧,分歧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今年新小麦的总体产量和质量到底如何;二是市场各界对于玉米价格走势的预期是否会或已经改变;三是6月份新季小麦的价格或将在较高水平运行,而到后期,随着收购的持续开展,多数主体收购计划的完成,“随用随采、随收随走”的操作模式或成为主流,如果配合玉米价格向下调整,新季小麦继续上行的空间将明显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