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我在杨凌看上合丨一“麦”相承话情长

2021-06-21 14:42:20   

6月9日上午,由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印度等上合组织国家的留学生和中省主流媒体组成观摩团第一站走进中哈小麦研究基地。

“小麦起源于西亚,5000多年前传入中国,在我国黄河流域找到了最佳适生区,中国传统农业是春种秋收,经常‘青黄不接’,小麦引进以后改变了粮食供给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中国古代的饮食结构,面食文化在黄河流域开始流传……”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农大的品种主导了黄淮麦区的4次更新换代,推动了陕西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未来,在小麦品种和栽培技术这块,上合组织国家之间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

一段段关于小麦的历史故事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志民教授的口中娓娓道来。

“我最佩服中国解决了粮食问题,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问题,我在这边学习了7年,跑了很多试验站,我想通过上合基地这个平台,把更多中国优秀的品种、模式和技术带回我们国家。”听完介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金乐天说。

上合组织人口总量占全球总人口的40%,粮食安全始终是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上合组织成员国位于世界粮食主产区,国家间农产品与资源禀赋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具有开展农业贸易、技术交流与投资合作的内在需求和天然优势。自上合农业基地建设以来,杨凌示范区在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农业新品种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

“哈斯克斯坦拥有全球最大的黑土地,最近我们在哈克斯斯坦的园区开始播种,今年示范园共播种了两个品种的优质小麦和亚麻、油菜等作物,种植面积达4500亩,较2020年增加1500亩,未来,希望通过我们的良种和模式,发挥哈萨克斯坦黑土地的潜力。”杨凌小麦育种专家张正茂研究员向观摩团介绍。

201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丝绸之路沿线17个国家和地区的8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杨凌片区共同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联盟成立以来,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吉斯坦等5个国家联合建立了8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种植来自西农大、山西农业大学、江苏农科院等联盟成员单位的13大类115个农作物品种,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的4类作物9个品种,其中2个小麦品种进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国家作物品种区域试验。

除了小麦,葡萄、西瓜、胡椒、核桃、苜蓿、黄瓜、茄子……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作物,都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引进的,如今,越来越的的丝路粮种,在西农大的专家学者在农科城里潜心研究下,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良种”。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