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我在杨凌看上合| 杨凌:为“上合农业”贡献“良种”

2021-06-22 17:08:49   

“一粒种可以改变世界”“一粒种养活了半个中国”……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在粮食安全倍受关注的当下,种业已然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近日,由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的留学生和中省主流媒体组成观摩团走进中哈小麦研究基地,详细了解了杨凌示范区与“上合”国家之间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情况。

图片3

在这场观摩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志民教授围绕小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精彩的讲解。樊志民介绍到,小麦大概在5000年左右传入中国,小麦引进后改变了我们的饮食结构和粮食供给方式,面食文化在黄河流域得以传播。

“杨凌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小麦育种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后,小麦有六次更新换代,其中四次都是以杨凌和西农大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樊志民表示,对于旱地小麦来说,像张正茂等一批专家教授培育的小麦品种在中亚地区有着很好的适应性,通过两地专家教授的携手合作,一定能育出更好的新品种。

图片2

上合组织人口总量占全球总人口的40%,粮食安全始终是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上合组织成员国位于世界粮食主产区,国家间农产品与资源禀赋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具有开展农业贸易、技术交流与投资合作的内在需求和天然优势。自上合农业基地建设以来,杨凌示范区在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农业新品种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作为杨凌与“上合”国家之间的“农科使者”,在疫情发生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小麦育种专家张正茂仿佛一只“候鸟”,时常穿梭在两地之间,将杨凌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中亚地区进行试验推广,为当地粮食生产贡献着“杨凌力量”。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哈小麦研究基地,张正茂与上合组织国家的留学生进行了交流探讨。张正茂介绍,“哈斯克斯坦拥有全球最大的黑土地,最近我们在哈克斯斯坦的园区开始播种,今年示范园共播种了两个品种的优质小麦和亚麻、油菜等作物,种植面积达4500亩,较2020年增加1500亩,未来,希望通过我们的良种和模式,发挥哈萨克斯坦黑土地的潜力。”

图片4

听了张正茂教授的介绍后,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金乐天对杨凌现代农业的发展深有感触。他说,“我在这边学习了7年,到过很多试验站参观学习,我想通过上合农业基地这个平台,把更多中国优秀的新品种、新模式和新技术带回我们国家。”

2016年,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后,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吉斯坦等5个国家联合建立了8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种植来自西农大等联盟成员单位的13大类115个农作物品种,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的4类作物9个品种,其中2个小麦品种进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国家作物品种区域试验。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王朝阳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