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四改五提升”助“眉桃”抢跑新赛道

2021-07-13 17:21:37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闫瑜涛 胡润田 王婕

小暑时节的眉坞大地,尽管气温已经飙升到33度,但仍无法阻挡人们向往科技的热情。7月7日当天,“党旗照耀猴娃桥农庄,猕猴桃农企合作‘百果园——猴娃桥’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第二次观摩培训会”,在陕西眉县横渠镇风池村猴娃桥农庄举行。来自眉县齐镇、汤峪、槐芽、横渠等地的果农们参加了本次培训,并对眉县猕猴桃“四改五提升”工作交出的丰收答卷进行集体“检阅”。

课堂“搬”到果园里

“‘四改五提升’指的是改土壤、改品种、改树形、改模式,提升基础、提升技术、提升品质、提升品牌、提升效益。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示范站专家教授、眉县农业局领导、眉县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及科技入户职业农民代表共同研讨的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新技术。”在眉县猴娃桥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继宏的现身说法下,与会人员认真对比回顾“四改五提升”新技术,总结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的对策措施,为今后普及推广该技术奠定了基础。

▲朱继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作为合作社的“大当家”,朱继宏可不简单,他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首席专家、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刘占德研究员称作“朱司令”。据朱继宏介绍,“一改”是改树形,初果树和幼树树全部实行“一杆两蔓”整枝,盛果树采用伞状树形,全部实施高光效树形改造;“二改”是改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持水保肥、供水供肥能力;“三改”是改品种,对缺株新栽的实生苗,全部嫁接为徐香品种;“四改”是改模式,改变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实现果园生产全程机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生产组织适度规模化的全新模式。

“猕猴桃作为眉县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钱串串’。今天,通过专家教授现场的示范和指导,我对猕猴桃的新种植模式和理念有了更清醒、更直观的认识。今年,我决定从改土壤、改树形开始,利用学到的知识把我的园子打理好,种出更高品质的猕猴桃。”面对记者,肖里沟村村民解宏太信心满满。

据“朱司令”介绍,“四改五提升”这一新技术,率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眉县猕猴桃试验示范站实施,随后将逐步在陕西整个猕猴桃产区推广,给果业提质增效“加油”,为农民增收致富“加码”。

一场观摩培训会,妥妥地晒出了我国农业科学家科研攻关的硬实力。

技术“惠”及百姓家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眉县举全县之力打造了“眉县猕猴桃”公用品牌,同时也培育了像“齐峰缘”“眉香金果”“猴娃桥”等一批知名子品牌,形成了“眉字号”品牌矩阵,“眉县猕猴桃”品牌价值达128.33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30.2万亩,年产量50万吨、综合产值 55 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来源于猕猴桃产业,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的“一县一业”格局,猕猴桃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华果猴娃小子(左)、华果猕妹妹卡通形象深受欢迎

成绩固然可喜,但问题也不容忽视。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文哲认为,“思想落后是真正的落后。开局决定终局,起跑就要领跑。让产业发展走对路、走新路、走快路。我们必须树立危机意识、风险意识、质量品牌意识,必须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来一次大胆探索创新。十四五要推进全县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着力在‘控规模、优布局、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上下功夫。因此,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开展‘四改五提升’示范园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方案,帮助有价值的经营主体,创造有价值的产品。”

眉县人民政府县长叶盛强表示,下一步,眉县将大力开展“四改五提升”果业革命。力争用3年时间,通过改土壤、改品种、改树形、改模式等方法,使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以上,一级果率提高5个百分点,干物质含量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提升基础、提升技术、提升品质、提升品牌、提升效益的目的。并紧紧围绕“百年产业、百亿产业”双百目标,突出“培优品种、提升品质、做优品牌”,持续在“四改五提升”、做精产后整理、推进产业数字化、促进三产融合等方面发力,加快建设全球猕猴桃标准化引领区。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