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抓基层打基础 筑牢执政根基——记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蒙城县

2021-07-28 14:57:21    本报采访组

微信图片_20210728145339

蒙城县岳坊镇戴尧村党群服务中心。

近年来,亳州市蒙城县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重点,抓基层打基础,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深做实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靶向发力,久久为功

强化系统观念。蒙城县委始终坚持把农村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工程同推进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探索实施了“1+4+N”工作模式,研究出台了提升组织力推动乡村振兴的意见等。强化问题导向。紧盯农村基层党建的重点和难点,发挥县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优势,一年一个主题,从“村为主”机制到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再到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打出了一套农村基层党建“组合拳”。强化实干精神。县委书记带头落实“包乡走村入户”制度,健全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体系。县领导开展“村村到”调研,3年来共帮助解决问题324个。蒙城县委每季度召开1次全县五大发展暨乡村振兴督查调度会,将基层党建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观摩。

坚持大抓基层,筑牢基础

蒙城县委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成效,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登高计划”,83个村党组织被授予亳州市“五星基层党组织”。岳坊镇戴尧村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小辛集乡李大塘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坛城镇韩寨村被评选为“全国文明村”等。

严密组织体系。按照“拓展、完善”的工作思路,依托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将党的基层组织嵌入,科学设置片、组、邻,按照“八有”标准选配“三长”3.1万名,实现了全县全域全员全覆盖,构建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乡镇(街道)-村(社区)-片-组-邻”五级组织体系。

加强队伍建设。落实村干部任职资格县乡联审制度,通过集中换届、届中调整,村干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实现了“两降一升”。依托县乡党校,实现村干部培训全覆盖;283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村干部能力偏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公开选聘328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贯彻落实《亳州市激励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八项举措》,累计评选146名优秀村书记享受副科级领导干部工资待遇。

创新工作模式。构建村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村为主”工作格局,创新实施零距离服务群众“5321”工作法和三个“三分之一”议事法,推动村级事务在村里解决。落实“四个一”举措,累计整顿转化50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相关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刊登。2018年8月蒙城县成为全省首批4个“脱贫摘帽”县之一,比计划提前完成一年。

稳步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工作,在2个试点乡镇24个村开展建设的基础上,全域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推动信用变信贷,累计授信19.45亿元,用信金额4.25亿元,有力支持了信用主体发展生产。通过乡风文明评议,教育引导群众向上向善。

坚持资源下沉,保障有力

强化村级运行保障。落实《安徽省农村基层党建保障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连续3年按照5000人以下的村8万元、5000人以上的村10万元的标准落实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7428万元。投入4700余万元完成12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改扩建项目。

逐年提高干部待遇。村“两委”正职、其他成员分别按照不低于蒙城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1.4倍标准确定基本报酬,2020年正职和其他成员月基本报酬分别为2500元、1800元。在全面落实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为符合条件的在职村干部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按照“联合体、组合投资、优先股”的工作模式,依托蒙城县共富公司将扶持资金打捆投入龙头企业,村集体获得稳定收入。运用集体经济发展“十大路径”,支持引导村振兴公司开展经营活动,2020年村均经营性收入52.25万元,同比增长52.33%,村级自我保障能力得到增强。

“把党建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蒙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葛永说。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