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躬耕沃野育良种 时和岁稔粮满仓

——探寻杨凌获审(认)定的768个动植物品种背后的故事之二

2021-08-10 15:30:34   

杨凌作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种子研发推广重要基地,农作物育种历史悠久。多年来,凭借强大的科研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农科城”选育出的小麦、玉米、油菜等良种正花开大江南北。

在杨凌,与生物育种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有20多个,有近1100名科教人员从事生物遗传育种研究工作,赵瑜、赵洪璋、李振声、吉万全……这些名字早已家喻户晓。

沃野织锦,阡陌纵横。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无限希望,而时和岁稔、穰穰满家的盛景背后,凝聚的是农科专家们穷尽一生追求良种的心血和汗水。

1 赵瑜:麦田里的守望者

7月20日,记者在宝鸡市扶风县城关镇郊外的豆村农场见到了86岁高龄的赵瑜,他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已躬耕麦田近60年。

赵瑜出生于甘肃省永登县的一个贫困山村,因从小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他便将让大家吃饱肚子的愿望种在了心里。

1955年高考结束,尽管赵瑜的成绩已达到清华、北大等众多名校的录取线,而他坚持选择了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正式踏入农学的大门。

赵瑜在豆村农场院内查看筛选出来的小麦新品种麦穗。 记者 杨杰 摄

大学期间,赵瑜协助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蔡旭搞科研,自此,他便深爱上了小麦育种事业。毕业后他来到陕西,几经周折,1965年,赵瑜终于在扶风豆村农场搞起了小麦育种研究。

“刚来时这里条件很差,土房破烂不堪,没有机井,吃水要去县城运。”但农场简陋的条件并没有让赵瑜退缩,大片的黄土地让他看到了希望。

起初,育种工作十分艰难。所有经费都是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来的,为了让钱花在刀刃上,他处处节省。“没有仓库,就把收回来的麦捆放在屋檐下;没有机械设备,播种、收割、脱粒,全都靠人力。”回忆往昔,赵瑜感慨万千。

“几十年来,所有的标记牌都是用废旧木料或包装盒做的。他亲自播种,种子发芽就蹲在田里查看长势、做记录,抽穗成熟期顶着烈日观察麦穗,即使下雨,他给腿上绑着袋子就下田了……”助手刘江梅和赵红梅见证了赵瑜育种的艰辛。

年复一年,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赵瑜和小麦结下了一辈子的情缘。

扎根豆村农场56年来,赵瑜共育出9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8000多万亩,遍及黄淮麦区,助力农民增收48亿元。

“忆往昔岁月沧桑路艰难,看今朝阳光雨露天地宽。”这幅挂在农场小院的对联生动诠释了赵瑜的心路历程。“从小山村一步步求学至北京,再从北京到豆村农场,至今从未挪窝,我的人生之路是倒‘V’型的。现在看来这条路走对了,如果我这山望着那山高,就不会有这些小麦品种。这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我乐在其中。”赵瑜饱含深情地说。

2 薛吉全:扎根黄土育“金种”

7月的黄土高原一片生机勃勃。在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镇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玉米试验示范站里,成片的玉米郁郁葱葱,个个长势喜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薛吉全穿梭在田间,不时轻抚叶子仔细端详。“今年长势还不错。”薛吉全笑着说。

薛吉全在试验基地观察玉米生长情况。 (资料图)

最近,正值玉米吐丝期,也是决定粒数的关键时期,薛吉全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基地查看玉米长势。这样的工作他已干了30余年。

“培育一个良种,往往要从数万个材料中筛选优异自交系,组配几千个到上万个组合,经过数百次的田间试验鉴定,才能达到试验目标。”薛吉全说。

每年夏天是薛吉全最忙、最累的时候,整个授粉期和收获期他都要待在地里观察研究。玉米植株高,地里不透气,人进去一会儿就汗流浃背,玉米叶子接触皮肤后,会很痒。而这些辛苦对薛吉全来说都不值一提:“开始选择这个工作,我就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只要能育出农民认可的好品种,付出多少都值得。”

历经数年,薛吉全团队育成“陕单609”“陕单619”“陕单650”等19个玉米新品种,其中3个品种通过国家审(认)定。“‘陕单609’连续3年在同一地块实现亩产稳定在140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成为我省玉米主栽品种。”谈起自己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薛吉全如数家珍。

这些新品种不仅是薛吉全的珍宝,也成为很多农民致富增收的“金种子”。

“薛教授选育的‘陕单609’成为我们县的主推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20万亩。最高亩产达800公斤以上,累计增产粮食24万吨,助农增收4.32亿元。”宜君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杨邦民说。

3 董育红:油菜育种的追梦人

7月21日,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油菜育种研究室主任董育红正在办公室里忙着制定冬油菜的试验和播种计划。而前一天,他还在青海春油菜育种基地里进行花期套袋杂交、观察材料性状。

办公室的墙边堆放着许多塑料箱,箱里整齐摆放着装有油菜籽的种子袋,每个袋子上清楚地标记着育种材料的名称以及编号。

“这些油菜籽是我们今年夏天收回来的育种材料,有上万个,每个样品都要分析其脂肪酸组分及硫苷含量,要播种的材料还得逐个查看颜色、籽粒大小等。”董育红的话题总是绕不开油菜。

董育红在种植基地观察、记录油菜生长情况。(资料图)

董育红从1995年开始从事油菜育种工作,20多年间,他大多时候都在基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他如候鸟一般,带着团队成员往返于杨凌、汉中、甘肃、青海等地。

“我们每次都要在基地待上20多天,甚至一个多月,青海的基地距离住处比较远,吃饭就在附近凑合一顿,累了就在地边阴凉处眯一会儿。”董育红笑着说,长期的户外工作让他的肤色日益黝黑,以前不注意防护,光着胳膊就下地了,哪成想胳膊和手都被晒伤脱皮了。

育种工作要四处奔波,对于董育红来说,这都不是问题。“基地里的活虽然辛苦,但我早习惯了,埋头和油菜打交道,反而让我更踏实。”

凭借着对育种工作的热爱与坚持,董育红主持育成杂交油菜新品种多达15个,其中“秦优1618”“秦优1699”等8个新品种的生产经营权已成功转让给国内知名种子企业,众多农民已通过种植董育红选育的新品种脱贫致富。

岐山县枣林镇范家塬村村民李浩林就是受益者之一。7月初,他就开始翻耕整地、准备种子,为秋播做准备。李浩林从2018年开始种植“秦优1618”,从最初的200亩发展到如今的1000余亩,他尝到了良种的甜头。

“董老师选育的‘秦优1618’出油率高,还抗倒伏。去年快收割时,连着几天大风大雨,可把我急坏了。结果油菜几乎没有发生倒伏,收成也没有受影响,平均亩产25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超过了300公斤。”李浩林难掩心中的喜悦。

每年春暖花开之际,范家塬村满目金黄,游客络绎不绝。油菜收割之时也是范家塬村最热闹的时候,收割机在田间穿梭,颗粒归仓是村民最大的喜悦。

看着自己选育的油菜种子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开满金色的花,“长”出农民富足的好日子,董育红倍感欣慰。作者:本报记者 方腾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