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杨陵区:巧用“金点子”解环境治理难题

2021-08-11 09:25:00   

公园建在进村道路旁,谁能想到,此处早年是一块闲置地,“脏乱差”问题严重,后来村委会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在此地建起了一座小公园。如今,漫步在陕西省杨陵区五泉镇王上村,无限美好的田园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处处彰显着新时代乡村的“颜值”和“气质”。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杨陵区以“畅通、平安、舒适、美丽”为目标,把“环境卫生指数”与村民幸福指数挂钩,让环境治理成为村民“自家事”,并探索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环境治理的杨陵样板。

一个善治的金点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治理,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门前屋后的“脏乱差”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乡村治理的重点难点,如何扫掉村民多年的陋习,扫出乡村的文明新风,这道难题摆在了王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社宏的面前。

“乡村治理工作之所以难,就在于很多工作干部干、群众看、不参与,还有部分群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李社宏说,要想实现农村新面貌,首先要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

“无论是村委会一级,还是组委会一级的,我们不能放松,卫生问题要随时指出,随时纠正。”李社宏就村上卫生环境问题进行安排时常说,我们要以“常态长效”为抓手,强化组织,落实责任,不断改善农村面貌,营造生态、宜居、宜业的优良环境。

对此,杨陵区制定出台《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村(居)民、家庭、党员、村(社区)工作人员等4类积分对象,细化人居环境等5类积分项目,以精神鼓励、政策激励等为主抓手,有效激发了乡村治理活力,改善了乡村风貌。

目前,全区已有2065户3795人参与积分制活动,累计开展积分活动199次,积分达到8.87万分。

一个喜人的小变化

从曾经的“问题村”“软弱涣散无纪律村”,到现在的“全国旅游乡村”“生态宜居乡村”,王上村向前迈了一大步。

王上村三组组长王康宁对近年来村里卫生环境发生的转变颇有感触。他说,自从村上以村规民约倡导垃圾分类后,村民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再到处乱扔垃圾了,村子也变得越来越干净、整洁。

“我们村现在空气好、卫生好、环境好,房前屋后清洁宽敞,抬脚就是小公园,晚上出门就能散步,住的比城里还要舒服。”王上村村民张秀芳站在垃圾分类亭旁,一边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桶,一边自豪的说:“你看,现在我们村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人乱丢垃圾,就连小孩都知道垃圾分类。”

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王上村的环境越来越好,和以前相比变化特别大,村民都积极踊跃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谈到现在舒适的生活环境,王上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露出了满意的微笑。笑脸不仅来源于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更因为全体村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目前,全区共有农村保洁员409名,垃圾专用车12辆,垃圾桶4000个。2020年,建设污水处理设施30处,雨污管网64575米,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命名美丽宜居村20个,评选美丽庭院45户。

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对于整治效果,李社宏颇感自豪。几年来,王上村先后荣获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被省财政厅确定为“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被住建部列为共同缔造精选试点村。

随着王上村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王上村村民对环境卫生、村集体荣誉愈发重视,如今的王上村一步一风景,处处是画卷,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前来“打卡”的游客。

“现在来游玩的人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我们很满意。”李社宏坦言。不仅如此,王上村还通过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住宅,开展“废物”利用,成功探索出了实现生产空间集中化、生活空间舒适化、生态空间优美化的典型路子。

近年来,杨陵区以党建为统领,从细微入手,渐次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探索出乡村文明、乡村治理新模式,激发了群众的自主性,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充满活力,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