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田野里的雕塑

2021-08-16 15:11:09   

田野里的雕塑

■ 潘飞玉

我的思绪一直在田野游荡。我生于1972年的关中平原,小时候对饥饿有着恐惧的印象,因此后来对粮食一直有偏执的关注。中专就读农学专业,熟悉了农业史和科技推动农业发展的巨大力量,其中育种专家的贡献最大。不久前,著名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院士去世,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悼念他,诗人圈发表了大量的悼念诗,印象最深的就是把他比作“田野里的雕像,守望着稻田”,这个对育种工作者的形容,很是传神。

育种专家有多大的贡献?以小麦为例。建国初期中原小麦亩需种子30斤,亩产80斤左右,如果是灾年,可能颗粒无收。西农大的赵洪璋育出了新中国第一个小麦品种碧玛一号,让单产提升到150斤,而且在陕西河南大范围推广,引起了轰动,在当时是惊天动地的事情。后来育种工作者不断推出新品种,丰产三号,小偃六号等,把亩产一再拉升,现在关中的小麦平均亩产达到1000斤,是建国时的6倍。这么高的产量,除水肥、种植技术的配套发展外,育种工作贡献巨大。

图片

我见过许多育种专家,他们真的和田野一样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如李殿荣、罗洪溪、华德钊、梁增基、董振生等。他们有着相似的特点,高知却像农民,古铜色皮肤,寡言,粗糙的大手,坚定的眼神。走进田野,他们就是田野的一分子,像一秆庄稼能感受得到阳光、风和雨水的滋润。

有两个我最熟悉的育种人,一个是油菜育种专家庄顺琪,一个是小麦育种专家刘蜀平。

1991年我在永寿马坊实习,带我们的就是陕西省农科院油菜育种专家庄顺琪,他培育出了甘白油菜品种,解决了中高海拔地区油菜品种难题。他是上海人,工作后一直扎根渭北旱原,当时的报纸上说是已扎根旱原31年。他吃不惯渭北缺少蔬菜的面食,就一个人做米饭,拌点菜吃。我实习时他笑说终于把阑尾切除了,再也不用受疼痛困扰了,心里不是滋味。我实习了两个多月,在油菜开花的季节里日复一日的剥蕾去雄授粉,和阳光融在一起,和油菜一起长在黄土地,是我们这些即将走上农业工作岗位的青年有些胆怯彷徨的,而他一干就是许多年。因为和我父亲熟,他善意地嘲笑我不像一个农民,得改。这些话我一直都记着。

中专毕业留校参加工作,我和陕麦757的协作育种者刘蜀平在一个教研室,他是组长,四川人,方言味很浓。跟着他长年奔走于田间地头,用最多的时间倾心在麦田里,凝视麦穗就像凝视一颗颗珠宝,心很是踏实。陕麦757以分蘖力强、抗病、优质、高产的优势,一直是关中泾阳、三原、高陵等地区的主打品种,可以说,陕西油泼面的筋度和洁白度,在这个品种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它在20多年前,三原连片种植就取得了亩产1280斤的成绩,让我满怀敬仰,当年我写关于他的新闻和通讯,刊发在《陕西科技报》《农业职教信息》等媒体上。

育种工作的贡献很大,但是过程更孤独,我听到过不止一个专家感叹:杂交选育单株需要3年,稳定品质需要3年以上,推广需要3年,然后是通过审定,一个品种的诞生需要耗费10年时间,这还要是一切顺利的前提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一切都得重来,时间和努力没有了意义。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许多默默工作的育种者就更多了。我有不少同学、校友,就从事着这样的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和庄稼一起生长。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粮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些年,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灾害频发,转基因产品叠出,粮食安全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这更能彰显出育种工作者的努力,他们获得巨大的荣誉当之无愧。

大地上那茁壮生长的庄稼,是育种工作者喜悦的笑容;作物间低低传出的絮语,是育种工作者欣慰的呼吸。曾听说联合国粮农组织要给袁隆平塑等身的金像,其实不用,田野里高高低低的庄稼,就是一个个育种工作者的雕像,微笑着看着我们。

1628738192377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