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9 17:00:00
我们是一个有10口人的大家庭,兄弟姐妹7人,加上父母双亲和奶奶。实行大集体制度那些年,因我们家人多劳力少(仅父母两个劳动力),父母辛辛苦苦一年干到头,挣的工分还不够支出。
在那个年代,物质生活十分匮乏,我们兄妹几个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家里偶然有一盒饼干、一包白砂糖或一瓶罐头什么的,那一定是我们每个孩子时时刻刻都在窥视和想念的东西。于是,便有了我们偷吃的故事,至今想起来,仍让人难以忘怀。
记忆中,位列“偷吃”排行榜第一名的就是饼干了,那是我们最喜欢吃的。那个年代,每到春节,家里即使再穷,正月里都是要去走亲戚拜年的。拜年的礼品一般都是到代销店购买的盒装饼干,饼干盒是长方形的硬纸盒,每盒装有半斤饼干,饼干盒用细麻绳捆着,上面还贴有条形红纸,看上去给人感觉喜庆又漂亮。
亲戚送来的盒装饼干,父母一般都锁在柜子里以便回拜人家。为什么要锁上,主要是因为家里穷,怕不懂事的我们“偷吃”了,而拿不出钱来再买礼品回拜亲戚。其实,儿时的偷吃,在那个年代对我们来讲,更多是由于当时生活的艰辛和贫困。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来说,他们已经无法切身体会到吃不饱是何种滋味。我们那时的偷吃,对于他们来讲,也许会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如今,那个偷吃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但偷吃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它永远镌刻在乡村贫困的时光里,是对家乡故土的一缕情思,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与向往!